涌金樓
西湖天地涌金樓遺址的歷史坐標可上溯到北宋政和年間,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原為北宋時期翰林學士領受慶宴之地;南宋曾被重建;清代則是三雅園茶樓;1925年成為辛亥革命元老黃元秀的宅院“放廬;1965年改建為涌金茶室,并保留了原先的木質屋頂和園林風格,為共3層的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物。2003年,涌金樓發生了新的變化,經過重新規劃設計,立于西湖畔的涌金樓將被注入新的生命力,歷史建筑在融合了現代元素后將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動人魅力。整幢涌金樓在修復一新的同時,四周嵌上了巨大而光潔的玻璃窗。在樓內,放眼望去,西湖美景和四周的庭院園林即可盡收眼底,完美演繹了建筑與自然的共融。在近650平方米的空間里,20世紀早期的老家具、同期的黑檀木家具、古董裝飾與現代材質搭配,中國式的古典與現代元素來了一次和諧的對話,在古代園林建筑風格中流露出的西式風格讓人印象深刻。一樓,進門即見的石質大屏風以及樓內各處各種材質的隔斷組成了空間與光影的豐富與錯動。花崗石材質的地板,配上精美的藍色和透明清片雕花玻璃窗、黑檀木的家具和用真絲做的燈籠燈具。一樓院內還修建了一個別致的蘇州式天井,成了涌金樓內的另外一個建筑空間。同時,一樓有一個設備齊全的廚房,可為樓上提供60人的餐飲。踏上由青磚鋪就而成的樓梯即而來到二樓,二樓由吧臺、休閑區和就餐區組成。二至三樓的樓梯是新修建成的,鋪設了楠木實木板。三樓就餐區是賞湖景、望園林的最佳位置,保留了原涌金樓直徑為6米的木質屋頂,古風古韻依舊繞梁。整幢涌金樓內外的照明放棄了現代的照明設施,選用了蠟燭和燈籠等古式照明法,以重現涌金樓歷史風貌,讓人體味這里曾經歷的歷史。樓內的家具是源自當地、上海或香港的仿古家具,同時與之相配的是當代中國的山水園林畫,讓人景中賞景是涌金樓重新設計的主旨。
關鍵字: 休閑區 園林建筑 山水園 玻璃窗 花崗石 設備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