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五磊山風景區
五磊山風景區環境清幽,風光宜人,古樹名樹眾多,主峰海拔424米,并有內外五峰環聚,有小“廬山之稱。1800年前三國赤烏年間,印度高僧那羅延來到五磊山區,創建五磊寺,是浙江佛教最早的發源地,也是全國最早的寺院之一。寂幻、太虛、諦閑、弘一等高僧曾云游至此。山上有蓮花園、祖師洞、象眼泉、老虎洞等十幾處景觀,晨鐘暮鼓,竹海松淘,演奏天籟之音。山下杜湖碧波蕩漾,煙波浩淼,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湖畔解家村是唐代著名書法家虞世南故里。 蓮花園:位于五磊山五磊講寺旁,是新開發的一佛教蓮花為主題的一處勝景。主要景點有練花池、砥柱石、老虎洞、神龜探水、奇趣禪院。院內還有弘一法師手書的《唯識十三頌》經文石刻。五磊講寺:浙東第一古剎的五磊寺。千余年來,五磊寺屢經改名,幾經毀建。明朝永樂年間,冊定全國寺名,名五磊禪寺,從此名聲大振,清宣統年間(1911年),天臺宗諦閑法師蒞寺主持講席,改名“靈山講寺,成為寧波地區最早的天臺宗道場。1931年,弘一法師(李叔同)在此創“南山律學院,抗日戰爭時期,寺院成為中共浙東區黨委和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在三北活動的重要場所。1985年5月,寺院重新修復開始,趙樸初先生提寫“五磊講寺匾額,千古名剎又重新成為引人注目的佛教勝地。虞世南故居:虞世南是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舍宅為寺。寺舊有定水井,因得名定水寺,為慈溪名剎。寺中原有虞世南像、顏真卿所書碑石。明嘉靖年間毀于倭火。清嘉慶年間重修理、,20世紀機“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
關鍵字: 書法家 區黨委 天臺宗 引人注目 新四軍 老虎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