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三衢石林風景區
三衢山景區位于常山縣城北約10公里的宋畈鄉及灰埠鎮,面積為11.8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18deg;28.6prime;-32.3prime;,北緯28deg;58.6prime;-29deg;00prime;。景區為灰巖巖溶地貌,與云南石林的壯年期巖溶地貌不同的是,三衢山巖溶屬幼年期,主要由峰叢構成,微地貌為石芽和溶溝。三衢山同時又是奧陶紀晚期(4.4億年前)的一個巨大的古生物礁,是研究華南古生代地史的重要地區。三衢山因生物礁和優美巖溶地貌的結合而珍貴。景區的主要景觀是三衢山礁灰巖剖面,古生物化石和幼年期的巖溶地貌。在這里,掩映在綠色藤蔓中的溶溝石芽美奐美侖,在地質背景的控制下,形成了城堡石林、天井石林(天坑)、小顧山巖溶凹地、紫藤峽谷、仙人洞等典型的地貌景觀。讓我們在游覽欣賞的同時,尋找這些美景成因的科學證據。三衢山組藻礁灰巖形成于距今4.35-4.45億年的晚奧陶紀海洋中。早期為巨大的絨毛藻灰泥丘,晚期為珊瑚-層孔蟲-藻礁,產出豐富的藻類及珊瑚等動物群化石。景區巖溶地貌的宏觀特征是峰叢和巖溶凹地,微觀特征是石芽和溶溝。形態上表現為各類象形動物、城堡、長廊、天生橋及這些單元組成的石林。這些景觀或典雅精致、曲折幽深,堪稱“江南一絕,或惟妙惟肖、妙趣橫生,有世界最大 “象形石動物園之稱,或氣勢宏偉,寓美于奇險之中,有“華東第一大石林之美譽。山上的藤木植物,以四季碧綠的紫藤為多,厚實、橢圓的葉片緊密相間,形態各異粗細不一的藤莖盤根錯節,韻致獨特。有若巨蟒,葡伏纏繞;有若游絲,飄逸舒張,成為一個天然“紫藤園。陰涼的幽谷和潮濕的巖縫里隱生著許多名貴藥材,有屬九大仙草之列的鐵皮石斛、野山靈芝、千年首烏等,為景區增添了無限靈氣。滿山遍野的九頭蘭、紫藤花、桂花、杜鵑、紫
關鍵字: 之美譽 古生物 名貴藥材 盤根錯節 紫藤花 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