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東明山森林公園
拱衛杭城的余杭區地處富饒的杭嘉湖平原南端,西倚天目山,東瀕錢塘江,扼杭州與蘇、滬、皖交往之門戶。余杭山川鐘靈毓秀,人杰地靈,自古以來有著濃厚的吳越文化印記,古跡甚多,是長江流域原始文化----“良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東明山森林公園位于杭州市余杭境內,安溪古鎮北側,南臨東苕溪,為天目山山系余脈,同時處在良渚文化遺址影響控制范圍內保護區外。森林公園由東明山林區和康門林區兩部分組成,總面積為6954畝,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東明山森林公園位于歷史源遠流長的良渚遺址邊緣,同徑山風景名勝區、超山風景名勝區、元代摩崖石刻、宋代科學家沈括之墓、陸羽泉、章太炎故居、吳昌碩紀念館等一起構成余杭的旅游網絡,顯示出區域旅游的強大優勢。東明山森林公園屬北亞熱帶南緣季風氣候,冬夏長,春秋短,日照較多,溫暖濕潤。特殊的自然環境,形成了獨特的小氣候,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4.8至15.7度,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成為人們避暑、度假、休閑的好去處。東明山森林公園處在良渚文化遺址控制區范圍內,因良渚文化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而帶來文化旅游發展的新機遇,園內東明寺遺址、群仙道觀遺址、孟將殿、龍眼泉、九洞嶺、古隘道以及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墓等景點,因典故軼事而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公園內自然人口稀疏,基本為原林場職工,民風淳樸。東明山森林公園內通向主要景點的道路已基本具備通路條件,境內小徑眾多,縱橫成網,現有簡易公路6公里,汽車可直達到至東明寺。盤山車道與游覽步道是為滿足游覽線路的多樣化需要。隨著人們對環保和生態環境的意識不斷加深,對自然山水的向往和依存性日益加大,回歸自然,崇尚綠色休閑文化,重視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一個山水俱佳、集登高攬勝、休閑度假于一體的風景休閑,旅游度假區。東明山森林公園植被繁茂,林木蔥郁。闊葉林針葉林色澤深淺不一,姿態各俱;落葉闊葉混交林色彩班斕;茫茫竹海 ,蒼翠欲滴。春花秋葉,峰回路轉,碧水鳴澗,其山水景色,令游人聘懷,心想神往。漫步其間,四時山花不絕,處處古跡可覓;山巒疊翠,幽谷深澗,古木參天,山道蜿蜒;一派林深景秀的自然風光,竹徑通幽,玉筍如屏,引人入深,引人入勝。東明山森林公園具有獨特的自然與人文資源。距離世界風景旅游城市杭州最近的省級森林公園,交通便捷,物產豐美,具備非常珍貴的風景旅游資源條件。目前森林公園尚處于較原始的基礎開發狀態,在一定意義上說,東明山森林公園尚是一塊急待開發亦極具價值的“處女地,為高層次、高起點的綜合性森林公園規劃建設提供了較大的想象空間和發展余地。隨著人們對環保和生態環境的意識不斷加深,回歸自然,崇尚綠色休閑文化,東明山森林公園除了開發自然、人文景觀外,還利用其優越的環境,開發兩大生態休閑住宅區(鏡湖別墅區和桃源別墅區),形成一個由二大景區:康門景區、東明景區,四大功能區:森林公園綜合服務入口區、康樂休閑運動區、人文景觀攬勝區、度假休閑景觀別墅區組成的森林公園。總之,建成后的杭州東明山森林公園將成為功能合理,環境優美,內容豐富,配套齊全并具有獨特個性和較高品味集風景旅游、生態保護、度假休閑為一體的省級風景名勝區。
關鍵字: 別墅區 名勝區 森林公園 生態環境 良渚文化遺址 風景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