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梁祝文化公園
梁祝故事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千余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聲名遠播。在朝鮮、日本,以及歐美大陸,把梁祝譽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與《白蛇傳》、《牛郎與織女》、《孟姜女》并列為我國四大民間傳說。各地梁祝遺跡多達十余處,其中讀書處三個,合葬墓七座,而鄞縣梁山伯廟是國內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家。據《乾道四明圖經》載:縣西十里“接待寺之后,有廟存焉。這里的廟即是今高橋鎮邵家渡村的梁山伯廟。它地處四明山脈,余姚江畔。相傳古時的姚江并不太平,洪水泛濫,災情頻發。每逢其時,滔滔江水如猛獸出籠迸發出幾種怪音,極象龍噓之聲,所以此地又名清源九龍噓。在《寧波府志》和《鄞縣志》等地方史志記載中,都十分明確地記述了梁山伯為東晉會稽人(今紹興),還任過鄞縣縣令,曾主持筑堤壩,治水患,清風惠政,造福鄉民,受百姓擁戴;歿后即埋骨于此。祝英臺出嫁馬氏,“舟經墓所,風濤不能前,問得此有山伯墓,“乃臨冢汪拜,墓裂hellip;hellip;遂同葬。生死不渝的愛情感動了父老鄉親。于是百姓為了紀念他們,建廟塑像,并供奉四時香火這就是“梁圣君廟的由來。建于公元397年的梁山伯廟距今已有1600余年。歲月滄桑,歷經興廢。1985年,當地群眾自籌資金在原地兩側修復和興建了墓道、小廟和夫妻橋,1994年有關領導確定梁祝文化公園開發的方針為:“開發檔次要高,要遵重歷史,要利用梁祝文化內涵,為旅游服務。1995年初正式動工,目前梁祝文化公園已初具規模。公園以梁山伯廟為主體,梁祝故事為主線,由觀音堂、夫妻橋、恩愛亭、荷花池、九龍潭、龍噓亭、百齡路、梁祝化蝶雕塑、大型噴泉廣場、萬松書院、梁圣君廟等眾多景點組成。各種江南仿古建筑,依山托水,形成園中有園,動靜結合的格局掩映在花影樹蔭之間,錯落有致,別有情趣,吸引了無數癡情男女成群結隊前來尋蹤覓跡,祭拜觀瞻。每逢春秋社賽,更是盛況空前。“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廟到一到。這句廣為流傳的鄉諺,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從正大門入口,眼前呈現的是一幅大型的彩畫:百花怒放,彩虹萬里,象征著“有情人終成眷屬的雙雙對對彩蝶自由自在地飛向廣褒的天際,引著您向這座愛情的殿堂走來。
關鍵字: 仿古建筑 初具規模 旅游服務 民間傳說 觀音堂 錯落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