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文化節
海洋文化是指人類緣于海洋、因有海洋而生成和創造的文化;人類緣于海洋而生成的精神的、行為的和物質的文明論生活內涵,是在開發利用海洋的社會實踐過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質成果的總和,具體表現為人類對海洋的認識、觀念、思想、意識、心態,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經濟結構、法規制度、衣食住行習俗和語言文學藝術等形態,其中可分為四個層面:一、心理和意識形態的層面;二、言語、行為樣式的層面;三、人居群落、組織結構和社會制度的層面;四、物質經濟生活模式包括資源利用及其發明創造的層面。
海洋文化較之于內陸文化,更具有開放性、外向性、多遠性、兼容性、冒險性、神秘性、開拓性、原創性和進取精神。
人類的生命來自海洋,人類的文化起源于海洋,海洋的自然天性的浩瀚壯觀、變幻多端、能量巨大、自由傲放、奧秘無窮,都使得人類視海洋這一生命的舞臺為生命本能的對象物,為力量的、智慧的象征與載體,海洋文化中的硬朗,崇尚力量的品格,崇尚自由的天性,其強烈的個體自覺意識,其強烈的競爭冒險意識和開創意識,其悲劇意識,其激情與浪漫,其壯美心態等,都與內陸文化有所不同。相比之下,就海洋文化的哲學與審美蘊涵而言,海洋文化更具有生命的本然性和壯美性。
海洋文化是人類文明的源頭之一,海洋文化的生成空間為海洋,它不僅具有地域性與民族性,更具有時代性與世界性。
關鍵字: 中國海洋 開發 文化節 文明 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