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名剎--覺皇寺
覺皇寺是江南名剎,有一千一百年的歷史,,佛教界有先覺皇寺后靈隱寺之說,原座落在長安鎮西北首(現海寧中學之地),始建于五代十國,后唐長興四年(933)重建,祠名正覺寺。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改名為覺皇寺,元末寺毀,明洪武二十四年(1319)重建,立為叢林。清順治、乾隆、道光、宣統四朝均重修,惜毀于文革。 原覺皇寺規模宏大,建有大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及觀音殿,殿宇高曠,古木參天,氣勢雄偉,兩側有平房數十間,為齋舍及接待所用,布局嚴謹,建筑完整,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建筑藝術和文化特色,現長安許多地名如寺弄、寺橋等均因此寺而得名。覺皇寺原有銅鍋一只,鑄于清順治五年(1648)年,直徑達1.5米,重約300余斤,銅鍋上鑄有“順治五年,歲次成戌子仲冬日,覺皇禪寺院”等字樣,順治年間僧眾最多時達150余人,當時覺皇寺香火之盛、僧眾之多、規模之雄偉從銅鍋之大略窺一班。 自2002年市政府海政(2002)42號批準恢復長安覺皇寺后,在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下,現38畝一期工程即將完工,重點建筑大雄寶殿、天王殿及附屬三幢廂房業已完工,現總投入已達1200多萬元,并取得初步成效,04年05年列海寧各宗教場所管理狀況最佳場所和信教群眾參與人數最多的寺院;整個工程規劃用地60畝,資金投入達2000多萬元,建成后將成為海寧西部廣大信教群眾活動的宗教場所,也將成為海寧西部群眾的文化、旅游的重要場所。
關鍵字: 五代十國 改名 靈隱寺 長興 長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