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麗、清靈、清幽的桐君山
上周、有感于清風挽袖老師、海怡老師、心造老師、川條胖魚老師都出門去轉轉了,我守在電腦邊想寫點文章卻在鍵盤上按不下去一個字,心想大概是整個夏天沒有出去悶壞了腦子了,加上天氣稍微涼快了些,于是趕快呼朋喚友利用雙休作了次西湖、桐廬2日游,西湖、桐廬2日游性價比很高,300元不到,卻可以游玩西湖、桐君山、天目溪、大奇山(門票自理85元)。 第一站我們到的是天目溪(后文另述),第二站我們到了桐廬的有名景點桐君山,桐君山高60米,位于著名的山水風光帶富春江與天目溪合流之處,二水交帶,一山臨江而立,真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桐廬縣城是因為先有桐君山的出名才有了桐廬城的命名,清麗、清靈、清幽是我對桐君山的總體感受。 桐君山的清麗體現在車子一到桐廬境內,眼前出現色彩斑斕的一個大平原:田里的水稻正在成熟,好一派綠色蔥蘢;遠近的小村落,看到農民正在作飯,屋頂上是裊裊飄動的藍白色的炊煙,天色因為臺風變的灰蒙蒙,將滿途的青翠襯托得更加生動,一處山腰水畔,見了幾家竹籬茅舍的人家,茶葉果林下面是辛勤耕作的勞動人民,再看四周的遠山,腳下的清溪,隔江的鐵索橋,與富春江上的人家,無不一一收在眼底,象是一副濃狀淡抹的水彩畫。 車子到達山門口,這種清麗變成了清幽,涼快的山風吹來似乎更加緊緊地將我裹住,桐君山游客不多,若大的公園只有我們幾個,天色陰沉下的桐君山,樹林暗密,又聽到了幾聲鐘鼓梵唱聲從遙遠處飄過來,風也無聲,日也無聲,天地草木都仿佛在一擊之下變得空靈起來,同伴們都問這么小小的一座桐君山,為什么風景和別處是兩樣的感覺?哈哈,進門處就找到了答案,在山門口,赫然屹立著一塊“藥祖圣地“石碑,據門口的游園說明介紹,遠在4000多年前的時候,此山上長滿了許多的桐樹,山上有一位老翁在此采藥、煉丹,并在桐樹下造了一座茅草房,因為這位老人的醫術非常高明,經常給山下的老百姓治病,并且分文不收。所以當地人非常感謝他,請他留下姓名,永遠為他傳誦,當人們問他叫什么名字的時候,他只是笑了笑,指了指后面的大桐樹,人們根據他的這一示意,便把這座山稱為桐君山,這位老人稱為桐君老人,意指桐樹下的君子,山下的小鎮稱為桐廬鎮,取“桐樹下的草廬”之意。其實,桐君,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是我國有文字記載最早的一位對藥物學研究卓有成效的醫藥學者。據李時珍《本草綱目》等記載:桐君,是黃帝時人,黃帝命巫彭采藥求道,止于桐廬縣東山(也就是現在的桐君山)桐樹下,識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藥物,著有《桐君采藥錄》,可見桐君這位歷史人物是載之史冊的,在古時的醫壇上也是盛名卓著的,桐君定的處方格律君、臣、佐、使,垂數千年沿用迄今,不愧是我國中醫藥的鼻祖。 經過了
關鍵字: 天氣 性價比 桐君山 電腦 鍵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