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橋的世界---泰順洞頭三日游
2008年1月3日,由單位組織的7人小團赴浙江泰順進行廊橋之旅,回程中又到洞頭的五橋連島周游一番,所以此行是看完老橋看新橋,游了山區游海濱。 我們是于1月3日上午8點05分在上海虹橋機場乘上航fm9517航班飛往溫州,9點10分降落在溫州永強機場。出了機場,接車的司機已到,上車往南而去。溫州到分水關75公里,全線在同三高速公路上行駛,下了分水關就轉入新58省道。新58省道于2007年12月18日剛剛建成通車,新58省道在老58省道的北面,雖然起訖點都是羅陽和分水關,但兩條公路連接著不同的鎮、鄉,如泗溪在新省道,雅陽、三魁在老省道,因而老省道又不可能廢掉,所以為什么不給新省道另外起一個名字或者編號,難道幾十年后還是一個叫老58省道,一個叫新58省道。此類隨意性命名情況到處都有,剛建成都喜歡叫個新字,上海的新客站永遠都舊不了,官方要想正名了,老百姓早就叫慣了。這是行駛在新58省道上的第一個想法,第二個想法是新58省道花了7億元,造了三年,建成雙向四車道,全程59.3公里,其中有14.7公里是隧道和橋梁。既然逢山開洞,遇水架橋,線形已經基本拉直,為何不建成高速公路。就像建一座寺廟,大雄寶殿已經建成,再搞個鐘樓鼓樓應該不會增加很多投資比例吧,通行后還能名正言順的收費,何樂而不為呢。第三個想法是在低等級公路到處設卡收費的今天,這條高等級公路全線免費實在是天下掉下來的餡餅。 話扯遠了,還是回到橋上來吧。最先要看的橋在泗溪鎮,泗溪鎮是新58省道的最大得益者,11點鐘車子停在路邊,步行五分鐘到達北澗橋,北澗橋和溪東橋,同位于泗溪鎮下橋村,又同為疊梁式木拱廊橋,所以并稱為姐妹橋或師徒橋。橋身兩側的風雨板上漆著艷而不俗紅色,格外醒目。北澗橋橋頭有兩棵古樹,橋的旁邊還開了幾家土特產商店,橋頭有個民間的廊橋博物館,免費參觀,一些游客在聽著講解。北澗橋是此行所有廊橋中游客最多的一座橋。 看完北澗橋11點35分到達溪東橋,兩座橋樣式大小都差不多,但溪東橋周邊環境差多了,少了古樹石階老屋,多了樓房新橋電線,再漂亮的橋放在這里,如同在茅房里看蒙娜麗莎,有何美感可言。撇開環境的話,這兩座橋本身還是不錯的,我覺得兩座橋的橋里比橋外更好看,壁龕、拱頂、匾額無不傳遞著古樸的民俗。但有資料稱姐妹橋為中國最美的廊橋,則有點夸大其詞了,且不說外省外縣,就是此次看的所有泰順廊橋,姐妹橋也絕不是我的最愛。 看了兩座橋,也到了午餐時間,就在泗溪鎮上解決。飯后上路往南朝仕陽鎮而去,13點40分到達仕水啶步,啶步也是一種過河設施,用一塊塊整齊的石樁以一跨步的寬度等距離的固定在河道里,它適用于沒有潮汐變化、水位平穩不高的溪流,仕陽啶步之所以在眾多啶步中一枝獨秀,一是因為其年代久遠,清乾隆59年(1795)建,嘉慶24年(1820)重修。二是因為其距離長,共223齒,全長136米,啶步由高低兩組石礅組成,從上面各走一個來回后繼續上路。 14點15分來到雪溪鄉的胡氏大院,大院系合院式民居,共有兩層,名曰大院,沒有什么特色,一般看看罷了。 從雪溪鄉駛出往洲嶺鄉而去,經過三魁的時候先去了南面的劉宅橋,而三魁北面的薛宅橋和永慶橋留在明天去筱村鎮時順路游覽,14點50分到達劉宅橋旁的公路,下車穿過田野,有一座宗祠,走過宗祠的圍墻,劉宅橋就坐落在以前的村落水口處。劉宅橋同上午看的姐妹橋式樣不同,屬于屋式木平橋。橋身由上下兩層組成,我走上木頭樓梯感覺仍很結實,從鎖著的門縫里看見陳設有神龕供臺。 離開劉宅橋就去洲嶺了,經過一段老58省道,在西旸鎮左拐15點50分到達毓文橋,其系石拱木廊橋。石拱用青石筑砌,呈半月狀,橫跨兩山之中。石拱上建有廊屋,有三層樓閣式,第一層為行人過橋通行,二樓像一間小小的閣樓,三樓呈正方形,屋脊正中上方是葫蘆狀的尖頂。和其他廊橋不同的是,毓文橋兩邊沒用木板側封,而是做工精細的格子木雕,橋內橋外通透可見。與周圍的青山、古樹、山路、溪水溶為一體,是我最喜歡的一座橋。 然后就去三條橋,車子停在公路旁,然后沿著泥結石路面一直往里走十分鐘左右就看見一處豎著衛星電視接收器的民宅,這里有個岔道,左邊的小路是條下山道,沿此往下走,下面是個山谷,整個路途中沒有一個行人,越向下走越是寂靜無聲。走了近十分鐘,三條橋兀然而現在谷底,它屬單檐式木拱廊橋,雖然與姐妹橋同為木拱廊橋,但有兩處不同,一是三條橋廊屋是單層長廊,而姐妹橋廊屋當中幾間是高起的作為樓閣。二是三條橋橋身是黑灰的本色而姐妹橋是絳紅色。三條橋處在幽深無人的一個山谷里,估計現在已經無人使用,只是兩邊的古道仿佛在提醒著人們這里曾經是商旅、山民的匯聚之地,只有那些寫有“威靈顯赫”的匾額在向人們炫耀著昔日的輝煌。如能在這里住上幾天,獨享這青山翠谷的幽靜,會是何等快事。16點50分開始往回走,用了十五分鐘一口氣爬上山坡,感覺還是挺累人的,然后再走了一段平地回到車上結束了第一天的廊橋之旅。 回程沿著老58省道到雅陽鎮晚餐,晚上住在雅陽的氡泉香溢假日酒店,原以為酒店里有泡溫泉,實際上是把下面會甲溪峽谷里的氡泉水抽上來供洗漱而已。不過酒店的設施不錯,在山間鄉鎮能建有這樣的酒店實屬不易。 第二天1月4日酒店早餐后,下山去會甲溪峽谷,9點30分買了10元的門票,這是這次出游唯一一次賣門票的景點。會甲溪峽谷位于浙江省泰順縣雅陽鎮承天村,順著峽谷往東南下游就是福建省福鼎市疊石鄉南溪村,據說雙方為氡泉泉眼的歸屬問題曾有一番爭議,但最終還是泰順取得了勝利。走完下山石階進了景區的大門就是氡泉的泉眼,一個寫著泉眼的水池也看不出有泉往上涌,摸摸水倒還是熱的。據說會甲溪峽谷盡頭有梅溪五級瀑布和神龜探瀑等景點,從服務員處了解到因為洪水把山路沖毀了,所以已經不能前往。這里也沒有泡溫泉的地方,那就泡個腳吧,在圓池里放一圓桌一行人圍坐在圓桌旁,將熱的泉水放進圓池里,接著就同泡一池腳了。結束后上山回酒店上車去三魁鎮吃了頓午飯。 下午又開始了廊橋之旅,14點10分很方便的來到了三魁鎮邊上的薛宅橋,薛宅橋也是一座單檐式木拱廊橋,薛宅橋周圍全是現代的水泥建筑,又是大煞風景,但通過溪灘能夠很方便的來到橋底,得以近距離的看到一根根長長的原木拼接而成的橋拱,倒也是一種收獲。 離開
關鍵字: 三日游 新橋 泰順 洞頭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