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新安江山水畫廊
清明時節往往伴隨著春雨綿綿,今年的清明也不例外,但這并沒有影響我們徒步新安江山水畫廊的熱情。新安江為錢塘江上游的全稱,發源于休寧縣境內海拔1629米的五龍山主峰六谷尖,全長242公里。其中屯溪至歙縣浦口一段,古時稱漸江。 新安江山水畫廊位于現黃山市下轄的歙縣境內,全長約70公里,自古是徽商外出經商進出徽州地區的水路通道,兩岸生態環境極佳,呈現“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水中魚”立體生態格局,與掩映其間的古村落、古民居交相輝映。每年油菜花開的時節,正是觀賞風景的時候。 徒步的線路一般從歙縣的雄村開始,沿途經過浦口、南源口、坑口、樟潭、棉潭、月潭,大小數個自然徽州古村落,最后到達目的地深渡鎮碼頭。古時徽商都是由深渡碼頭坐船經千島湖到達杭州的淳安,開始外出經商之路。這段徒步的路程全程約31公里,全部徒步下來一般需要8個小時。 根據事前做好了功課,計劃徒步其中的一半路段,即雄村-南源口,從南源口坐車到樟潭,樟潭-棉潭-月潭徒步,月潭到深渡再坐車。 由于4月3號晚上從上海出發時出城遇上堵車,晚上12點才到達歙縣預定的賓館,第二天出發比較晚,到達雄村桃花壩的起點時已經上午10點鐘。還好早上的中雨已經停了,天陰更利于徒步。雄村與我05年來時已經不同,過去很少見到游客,也基本不收費。現在進去時張口就要一人80元的景區門票,經過一番解釋和討價還價,說明不進景區只是去擺渡的碼頭,最后一人付了10元過路費了事。 徒步的線路基本沿著新安江的兩岸,中間需要在三處擺渡到對岸,增加了徒步的視覺角度和樂趣。今年由于天氣比往年熱的晚,油菜花也比往年延長了花期,直到4月初還大面積的開放著。大部分路段的路況還不錯,以鄉間碎石路、柏油路和田間土路交替出現,除有一小段土路雨后泥凝濕滑外,大部分路段還是很適合徒步的。 雖然頭一次戶外徒步,并且還背負了約40斤的裝備,但一路氣溫適度,沿途風景迤邐,比想象中的要輕松很多。中午1點不到就完成了第一個路段約10公里的行程,到達南源口休息。雄村桃花壩,徒步的起點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雄村的竹山書院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坐這個渡船到對岸,開始徒步的行程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在桃花壩上偶遇一位母親帶來兩個孩子到河邊洗衣,兩個孩子歡快的跑在前面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新安江畔的農田,油菜花開滿大地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到浦口擺渡點,徒步全程需要在新安江兩岸擺渡三次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沿途村落中的徽派民居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野渡無人舟自橫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徒步半路上,開始下起小雨,新安江籠罩在雨霧之中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在南源口一個店鋪稍作休息,吃些自帶的干糧、零食以補充體力。店鋪的阿婆很熱情,剛剛掃墓回來,聽說我們想找地方避雨歇息,趕緊把半閉的卷簾門打開,讓我們進去坐,還給我們倒了熱茶。說是店鋪,其實商品種類很少,感覺得出經營狀況并不理想。店里的商品實在沒有我們能買的東西,臨走在桌上留了幾塊錢算作茶錢,也被阿婆發現,堅持退回。 走出南源口村約十分鐘就到達了公路邊,從歙縣往返深渡的長途車都從這里經過,算是一個交通點。從這里到樟潭的風景一般,大部分徒步者選擇在這里坐車到樟潭。路邊有十幾家各類店鋪,此時這里已經匯集了不少等待長途車的人,既有當地的村民,也有幾撥跟我們一樣徒步的外地游客。在一個店鋪里休息等待了十幾分鐘,感覺等車的人越來越多。估計車到了也很難擠得上去,清明小長假增加的游客量給長途車的運力增加了壓力。我們跟小店的老板一位和藹可親的中年婦女了解包車的情況,最后她打電話叫來一輛長安之星的微面,我們四個人與另外一撥三名徒步的游客共七人,以50元的價格包車到樟潭村的渡口,路程大約10公里。 這次包車帶來的意外驚喜是,由于是本地車,七個人逃掉了路途中設立的收取進入景區門票的關卡,門票的價格是50元一人。司機的話講,他帶游客進去,90%都能順利闖關。司機一路都在車子里播放著強勁歡快的音樂,披著朦朦的細雨,在山路上馳騁著,我們也在這半生半熟的音樂里顛簸著。 到了樟潭渡口時雨越下越大,除了我們再看不到其他游客,村民也大多躲在家里避雨。樟潭與前門經過的月潭、后面的棉潭、三個自然村是著名的“三潭枇杷”的產地,據說這里的枇杷又大又甜,每年5月下旬枇杷熟時,兩岸的枇杷樹橙黃色一片,映照著白墻黑瓦的徽式民居,煞是好看。 樟潭村內有一棵千年古樟,現在已經圈起來收門票了。其實沿途經常可以在村頭或路邊看到很大的樟樹,沒必要再專門去看。我們是無意中轉到了古樟邊,這里聚集了不少游客,負責收費的村民看到我們從另外一個方向進來頗為吃驚,因為沒有買票禁止我們拍照,而且要求我們盡快離開。 從樟潭村走出來是一條沿河的山間小徑,到下一個村落棉潭約2公里的路程,這一段基本沒人并且風景很美。到了棉潭對面的擺渡口,擺渡過去就是棉潭村了。棉潭村的徽派民居更為集中,沿著公路走可以一路觀賞掩映在枇杷樹中的古民居。又走了大約3公里,時間已經下午5點多,天色已經逐漸暗下來,雨又開始下起來。此時已經沒有過路的長途車,大家走的有些疲憊,路過一個村子時看到一個路邊的農家院子里停了一輛微面,講好價送我們到深渡,完成了最后8公里的路。走出樟潭村后的山路風景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樟潭通往棉潭的山間小徑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棉潭村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小河環抱的村落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曾經的氣派的大宅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關鍵字: 休寧縣 山水 徒步 新安江 錢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