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大漈行
時間: 2009年5月28日(端午節)至5月29日 騎行線路: d1:羅陽---三灘嶺---紅巖隧道---司前---龍井隧道---東坑---深垟---黃山頭---大漈 d2:大漈---黃山頭---深垟---東坑---羅山---童嶺頭---里光---司前---紅巖隧道----三灘嶺----羅陽 具體行程: 依稀記得在從前景寧、云和、泰順三縣的騎友勝利會師在景寧大漈;還知道景寧的大漈有一個全國重點文保古跡-------時思寺,寺旁有兩株干斜枝虬的古柏,附近還有一株9人才能合抱,腹內中空,樹齡1500年的大柳杉王;還聽說大漈路陡難騎行,騎過一次將會令人難以忘懷……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在騎友廊橋遺韻的策劃下,以及無風海面的帶領下,俺們四人于2009年5月28日上午8時在電信大樓前集合,迎著濕潤的晨風,悄然踏上了騎行大漈的旅程。那一天,正是端午節,太陽躲藏在厚厚的云層中不肯露臉,這正是一個適合騎車旅行的好天氣。我們快趕慢騎,于11點15分抵達東坑,在浙閩飯店用中餐。此時,我們已經騎行了大約38公里。距離目的地還有22公里的路程。 中餐過后,午休了一會兒。在離浙閩飯店約兩、三百米的一個三岔路段白鶴村,我們向左拐入通往大漈的村道。溯溪而上,一路上,只聽溪水潺潺,流向遠方;映入眼簾的是一幅“農夫在插秧;老牛在犁田,狗兒在站崗;大公雞悠閑漫步在鄉道上。”怡然悠閑的田園風光山水畫。 情不自禁發出了“老樹,古亭,小橋,流水,人家。騎車的我,在路上。”這樣的感慨。 我們經深垟,過黃山頭,爬了7公里的連續上坡道,終于到達了坡頂。待隊友集合休息完畢后,下坡4公里,于下午2時45分入住護關橋、時思寺附近的農家旅舍-------康樂居。也就是從前景寧、云和、泰順三縣的騎友勝利會師在景寧大漈的老地方。 無風海面老地方大漈故地重游,自然要毛遂自薦當導游啦。我們一行先觀雪花漈,再登陽嵐寨,探密尋幽,不亦悅乎!可惜小水電已將雪花漈斷流,風景不再現;遠觀陽嵐寨雄姿挺拔,風景猶獨好。過護關橋,覽時思寺,不知不覺已然天晚,倦鳥歸林,炊煙冉冉,華燈初上,,,,,, 第二天吃過早餐,我們在旅舍門合了個影,權當為到此一游。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然后沿著門前養著許許多多鯉魚的小溪溝,8點左右踏上返回羅陽的行程,我們于9點10分到達東坑。按原計劃,我們是原路返回。考慮到時間尚早以及東童線沒有騎行經歷過的原因,臨時決定了改道走東童線。東童線有12公里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相比走52省道難度要高了許多。騎友杏林是第一次騎這么遠的路,看我們要走老路童東線,心里直打鼓。兩路相權取其近。于是,他決定要原路返回。我們在東坑鎮上一個早餐店里買了6個實心包后,就互說再見,分道揚鑣。 9點過后,艷陽高照,地面溫度升的很快。東童線原是泰順至景寧的必經之路,因52省道改線,往來于東童線的車輛是少之又少。我們象蝸牛似爬在道路兩旁的樹蔭保留得很好的東童線上,清風拂面,給我們帶來了難得的涼爽感覺。直呼:不虛此行。踩啊踩,,,爬呀爬,,,峰迴路轉,九曲十八彎,直到11點多,我們仨人才艱難地爬完了11公里的長坡,到達坡頂。在坡頂我和廊橋遺韻狼呑虎咽每人報銷了3個實心包。饑不擇食,哇,真好吃! 我們在坡頂休息了片刻,準備下坡。苦盡甘來,坡頂至谷底的東童線有下坡路17公里長。我們像風一樣在滿目青翠的林蔭道上飄行,耳旁只聽到風兒刮過呼呼的聲音,以及車輪劃過地面嘶嘶的聲音。我們飄呀飄,飄到了谷底。之后,一直保持1:9的掛檔,直沖司前。是的,沖坡超“爽”的感受,只有親身經歷過,你才能細細體會。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在12點半左右我們到達司前山城酒店用中餐,休息到下午2點半,我們才開始返回司前至羅陽的行程,返回羅陽已是下午4點半了。 我愛上騎行單車不外乎是運動鍛練身體和消磨打發時間這兩個因素。我想如果能將單車騎行運動鍛煉和旅行有機結合在一起,那將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旅程。 總結: ①部份地點里程: 羅陽至東坑35公里; 東坑至大漈25公里; 白鶴村至大漈21公里;景寧縣城距大漈48公里; 東坑至童嶺頭(東童線)12公里(連續上坡路8公里,加3公里緩坡,1公里下坡); 童嶺頭至司前(童東線)27公里(下坡路16公里) ②東童線和童東線非常適合單車騎行; ③d1行程:60.444km,均速:16.8km/h,騎時3:34:28;兩天總行程:147.35km,均速17.6km/h,總騎時8:14:51 ④每人出行總費用140元
關鍵字: d2 景寧大漈 勝利 黃山頭 龍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