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寧海--本色山水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驅車快到寧海的時候,一路濃綠的山色逶延而來。我們入住的太平洋國際大酒店位于徐霞客大道的中段,晚宴之后,當地詩人阿門等人陪我在大道散步。他們都不無自豪地告訴我,寧海有很多公園綠地,有很多適合市民漫步和休憩的地方。眼前這條以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命名的大道,臨江而建,車行道和游步道都分外寬敞,且有林地草地一路延伸。我們先步行至徐霞客雕像的身邊,再回頭走到十里紅妝博物館。一路上只見許多人在放飛孔明燈,大道與河道上空錯落飛行的紅燈就是他們放出的一個個心愿吧。第二天一早,我沿江而行,來到對岸的小山岡,在飛鳳閣下,俯瞰山腳的溪流和溪那邊的寧海城。對城南這條溪流,寧海人沒有統一的稱呼,有的叫南門溪,有的叫大溪,也有寫成楊溪或洋溪的。我想這么多的稱呼都沒有錯,“南門”表明了方位,“大”和“洋”道出了氣勢,而“楊”則說明河邊有許多楊樹、楊柳或楓楊吧。寧海建縣1700多年,古城歷經滄桑,而此時水依然清清,山依然青青。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大溪的上游河段叫白溪,就是溪水白白流走的意思吧。而前些年修建了白溪水庫,庫水成為了寧波人飲用水源,我想這溪就該叫好溪了。從水庫乘船上去,四周盡是郁郁蔥蔥的林木。進去之后棄船登陸,一路前行即是聞名遐邇的浙東大峽谷,這是一處沉睡千年的生態綠谷,一處原始野性的處女地。從這口大水缸下邊的河道順流而下,或沿徐霞客古道與當年徐霞客反向而行,離黃壇水庫不遠處還有梁皇山和野鶴湫。梁皇山就是《徐霞客游記》開篇寫到的:“癸丑(公元1613年)之三月晦。自寧海出西門。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態。三十里,至梁隍山。”此山奇峰異石,深谷幽澗,飛瀑流泉。野鶴湫則萬畝竹海,溪瀑成群,仿佛世外桃源。更有全國三大優質溫泉之一寧海溫泉,近萬畝闊葉林遮天蔽日,是集休閑、理療、娛樂、觀光、避暑于一體的旅游度假勝地,被譽為華東第一森林溫泉。寧海的森林、空氣和水質均為寧波之首,為寧波市第一個國家級生態示范區。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從強蛟鎮峽山碼頭登上游船,我們撲向了寧海灣的懷抱。十二個綠色的小島嶼鑲嵌其中,蔚藍的海水平靜如鏡,這是我國東部沿海最平靜、水質最清澈的的海灣。只幾分鐘時間,我們踏上了橫山島,島上高樹茂密,綠竹陰森。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古寺前的一叢七百歲芙蓉和一棵桑樹,或許是建寺的僧人親手所植。在江南,桑樹是平常的植物,但七百多年的古桑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它高達十多米,卻依然葉葉肥大,蔥郁濃綠,一派生機盎然。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而那“家家有雕梁,戶戶有活水”的前童古鎮,流水繞村,游魚穿梭,碧水幽幽,構成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致。讓人恍惚置身明清時代,古色古韻。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關鍵字: 大酒店 太平洋 徐霞客 旅行家 車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