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南山寺
南山寺位于漳州市南郊,建于唐開元年間,為閩南著名古剎之一。寺內現存建筑群為清末重修,但具有唐代的風格,規模雄偉。寺內的歷史古跡以“南山寺五寶最為著名,它們分別是重達650多公斤的大銅鐘、用天然石筍雕刻的佛像、血書滑緣經、光緒帝御賜藏經及緬甸玉佛。在這五樣寶貝中,以緬甸玉佛最為珍貴,它是由純漢白玉石雕琢而成的,是清末年間從緬甸運回的,目前我國僅存三尊,南山寺的這尊是最大的。南山寺具體建造時間應在開元二十四年(西元736年)以后,初名quot;報劬院quot;。寧干德六年(即開寶元年,西元968年)刺史陳文愷重修,改名quot;崇福quot;(其時漳泉二州陳洪進所轄,漳州長官稱刺史。宋太平興國三年即西元978陳洪進上表quot;納土quot;,漳泉二州正式歸宋),漳州知州章大任題匾quot;南州法堀quot;于報劬院,明朝才改稱報劬院為南山寺。南山寺規模宏大。進五個并列的大門為天王殿,殿中奉祀一尊笑迎八方來客的彌勒大佛像,兩旁分列四大天王(也稱四大金鋼)高大形象。原為泥塑,為1960年quot;六
關鍵字: 八方來客 四大天王 大佛像 天王殿 建筑群 漢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