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三月三敬祖節吃薄餅
資料圖片
薄餅始于何時,無從查考。民間有兩傳說。一是說明代時有個狀元蔡復一,同安人,長相不佳,眇目,歪嘴,跛足,可天生聰明,滿腹經綸,十六歲中進士,十九歲中狀元,名聲傳遍全國。當年皇帝也愛他才能,重用他,任他為七省經略和十三省巡按。官高、權生、責任大,他整天忙得不可開交。朝廷中有人擁護他,有人嫉妒他,有人想謀害他。有人有意讓他忙碌得連飯都吃不上,想把他餓死。蔡復一的妻子是個聰明又能干的婦女,她為丈夫的健康動了腦子,終想出一妙法。在蔡復一總督云貴、湖廣軍事時,她把丈夫攣了的一邊手,用繩子懸掛于嘴邊,每日三餐卷了薄餅給他吃。果真有效。蔡復一并不因工作忙而影響健康。人們欣賞這種吃法,也有人仿效這種吃法,久了成為習慣。
另一說是,鄭成功收復臺灣后,大力開發臺灣,但不久死于臺灣,其子鄭經繼承父業,繼續經營臺灣,繼續抗清,多次出兵攻打閩南一帶,因清軍頑抗造成百姓傷記亡慘重,在鄭軍反攻下清軍投降,鄭軍進入城內,老百姓一邊迎鄭軍,一邊制作薄餅祭祀死難的親友。后來民眾就用薄餅在農歷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
廈門和閩南一帶民眾每年于三月初三日用薄餅祭祖,通稱三日節或三三節。
關鍵字: 廈門 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