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海南太武山
在龍海市港尾鎮東南10余公里處,有座聳峭的山峰拔地而起,巍然雄踞在煙波浩淼的東南海疆,這就是聞名海內外的古老名山南太武山。南太武山與金門的北太武是“姐妹山,海拔560米。東北瀕臨大海,與廈門、金門鼎立相望。周圍21個島嶼點綴在萬頃碧波之中。西北緊靠平原,一水清流,列峰秀出,綠野無垠,村舍錯落。登高俯覽,宛如一幅濃墨潑灑的美麗畫卷。《廈門志》卷二載:“太武山,一名太姥山,圖經上太武夫人壇前記謂:閩中未有生人時,夫人拓土以居,因以名。山上景色幽雅,古跡薈萃,有延壽塔、棲山樓、安樂窩、錦亭峰、石鐘樓、瀾谷橋、浴仙盆、云根洞、九霄巖、石眼泉、煙霞石、彌陀石、香爐石、涅盤石、馬蹄石、百丈泉、獅子跡、仙人跡、棋盤石、仙灶、石門、石屏、龍潭、象徑等24景。山上曾建有古剎,因年久失修,現僅存石墻。在山腰“云根洞旁的崖刻中,有一組引人注目的題詠,是明萬歷壬寅(1602年)仲春三位愛國將領同游南太武山時所題。為首的是福建南路參將施德政寫的《同連江陳一齋宣城沈士弘登太武山》的七律:“立馬閩山第一峰,海山無際豁心胸。身凌霄漢星堪摘,界限華夷戶可封。躡蹬喜尋仙子跡,登臺羞問宋王蹤。千年光景百爵酒,興盡歸來月滿瞳。左邊巖壁上有同游的游擊將軍陳一齋題的:“臨風清瀟共徜徉,東望滄溟思渺茫。古塔嵯峨云不散,故宮寂寞夜偏長。巖頭荒草埋仙跡,春盡飛花滿佛床。偶爾開尊問衛霍,佇看雄劍掛扶桑。與陳一齋題刻并排的是浯嶼水寨把總沈有容題的“攜尊登眺興偏濃,景物清怡日色溶。波浪千層翻地軸,風云八陣結天沖。塔邊殘壘空芳草,泉上懸崖有老松。把劍專從飛將后,壯心直欲掃妖兇。這組石刻淋漓盡致地描繪了三位愛國將領立馬太武,縱覽山海風光抒發的誓保祖國海疆橫掃夷寇的雄偉氣概,是較有意義的文物資料之一。
關鍵字: 太姥山 安樂窩 年久失修 引人注目 海內外 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