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會
蠟燭會起源于唐朝,是為悼念辟支古佛而起。千百年來,蠟燭會規模盛大,各地都有奉辟支古佛,以攘瘟疫,以消天災。吳屯會期是農歷二月初一,黎口為二月初六,嵐谷為二月十三(后改二月十一)、大渾為二月十五,城關為二月二十一,幾乎整個二月份都被蠟燭會所籠罩。在各地的蠟燭會中,以城關最為隆重。每年的二月初八日就有“議會”,十六日迎奉城關光化寺的老佛塑像,稱為“佛過街”。二十日派十多個彪形大漢,在凌晨前到吳屯小寺接老佛肉身像。接佛時,這些大漢抬著古佛,急跑抬入城關,路上絕對不能休息停留,稱為“賽佛”。老佛接到城關后,家家戶戶選一對最好的蠟燭送庵,庵中燈燭輝煌,一對對蠟燭從佛像前的香案桌一直點燃到大門口。二月二十一日,虔誠的善男信女會集城內,整個城關人群熙攘,熱鬧非凡。
關鍵字: 十一 盛大 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