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普陀寺殿宇宏構
南普陀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中軸線主體建筑,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殿閣依山層層升高,層次分明,俯仰相應。東西兩側依次升高的回廊,回護三殿兩側,使之成為一個整體。 天王殿 天王殿屹立于寺院中軸線最前端,歇山式重檐飛脊,軒昂宏偉。殿前為入寺正中大門,兩只威武的大石獅雄踞門廊東西兩側。跨門進殿,兩側四大天王怒目環視。正中彌勒菩薩坦腹露胸,常開笑口,給人以歡喜信受的美感,殿后韋陀菩薩覆掌按杵而立,威武異常。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是寺院的主體中心,崇宏雄偉,殿前石庭平舒寬展,正中寶鼎香爐巍立,兩側白石寶塔高矗,更顯廣庭崇殿的莊嚴肅穆。大殿兩側羅漢堂朝拱主殿。主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高大塑像。殿后供奉西方三圣(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大殿是寺院僧眾早晚課誦和法會朝拜參修的殿堂,也是佛門鐘磬長鳴、法燈不滅的心臟。 大悲殿 大悲殿是寺院的另一主殿,奉千手觀音。清初施瑯始建,稱大悲閣,為南普陀改稱之由來。殿立于大雄寶殿后石砌多角形高臺上,中隔兩段石階近三十級。主殿呈八角形三重飛檐,中間藻井由斗拱層層迭架而成,造型巧妙,結構嚴密,俗稱蜘蛛結網。閩南信眾崇奉觀音菩薩,香火鼎盛。 藏經閣 位于中軸主體建筑最高層,歇山重檐式雙層樓閣。上層藏經,下層法堂。閣樓上下層,三面臺廊回護,圈以白石雕欄,倚欄前望,三殿巍峨盡收眼底。仰首后顧,層峰疊翠,垂手可攀。
關鍵字: 東西 南普陀寺 大雄寶殿 天王殿 藏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