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閔東
這已經是去年秋天的事了,游記也寫得乏善可陳。現在上貼,一是湊個熱鬧,二是向各位推薦,閔東還真是個好地方。按照預定的計劃,我將用一周左右的時間個游閩東寧德地區,包括太姥山、九鯉湖、楊家溪、三都坳、支提山、鴛鴦溪、九龍瀑、鯉魚溪等。周六出發,不,確切地說應該是周五(10月24日)晚九時出發,下周六返滬。走嘍! k833硬臥早晨7:00抵達溫州,早點匆匆豆漿蛋餅充饑,7:20乘上溫州出發的長途客車,經瑞安、平陽、蒼南一市二縣,進入福建地界,9:50到福鼎南站。稍作打聽,即趕上縣內中巴,直奔明代抗倭重鎮秦嶼。途中適遇一對青年戀人也去太姥山,一打聽還是大學畢業后留在上海工作的,也算是半個老鄉。因為姑娘老家就在福鼎,所以一路上聽他們介紹了不少有關太姥山的信息。 11:15到達景點,背上不算太重的背包,開始上山。 太姥山距福鼎市區45公里,享有“海上仙都”美稱,山上可以晨觀海上日出,卻少見溪流、瀑布,整個山體由粗粒花崗石組成,地殼運動使它從茫茫大海中拱出海面千米,天然形成千巖競秀、萬壑回縈的磅礴氣宇。又由于綠色植物偏少,使太姥山那些球狀、柱狀、板狀的奇巖異石無遮無擋地得到展露。和武夷山一樣,太姥山也算是福建的一大名山,不過前者以俏拔秀麗聞名遐邇,后者則以粗獷兀突讓人一睹難忘。座座奇峰與塊塊怪石以及縱橫交錯的洞窟等,無不各具形態。“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之說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太姥山峰無定形,巖無專屬,即使是同一巖石,由于氣候和觀賞角度的不同也會隨之改變形象。沿途聽導游在向游客介紹,太姥山以石奇、洞異、峰險、云霧多為特色。此言繆矣,或許是因為走過不少地方,看過許多美景,所以我對這里的后三者深不以為然,太姥洞異不過桂林,峰險不過華山,霧多不過匡廬,只這一山的奇石倒是少有名勝可以與之媲美。 整個風景區面積為92平方公里,分為太姥山岳、九鯉溪瀑、晴川海濱、桑園翠湖、福瑤列島五大景區;還有冷城古堡、瑞云寺兩處獨立景點。擁有山峻。石奇、洞異、溪秀、瀑急等眾多自然景觀,以及古剎、碑刻等豐富人文景觀。根據地質部門考察,太姥巖石為粗粒花崗巖,屬燕山晚期,地質史中生代白堊紀的產物,距今約九千萬年至一億年。由于地殼的變動,海洋上升,東西南北與近水平三組互相垂直的向節理發育,形成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峭壁、山峰、山洞。又經千百萬年的風雨剝蝕,流水沖刷,就慢慢地形成今天的突兀的奇峰和怪石。 上山的道有的很難走,甚至狹窄到只能一人側身通過,身上的背包只好拎在手里,加上一只相機包,一路攀登十分艱難。
關鍵字: 九鯉湖 九龍 太姥山 閩東 鴛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