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馬伏波井
quot;天南第一泉quot;名叫quot;漢馬伏波井quot; ,即一口漢代水井。據鄉人傳說,此井原系方井,后人擴大為圓井,以磚砌成,井近處原有伏波祠,久已毀廢,墻上嵌一石碑,題“漢馬伏波之井,署“乾隆辛巳(清高宗26年即公元1761年)。據我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大詩人郭沫若1961年視察海南觀看此井時證實,此井確為漢光武帝時馬原將軍經過海南時所造,距今已有1950多年了,飲嘗井水,贊不絕口,詩隨口出:“水泉清冽異江河,古井尤傳馬伏波。想見當年師駐日,三軍朝汲定如梭。海鹽含量百之三,飲此信之水味甘。十所于今沽惠澤,勝標銅柱在天南。薏苡烹來可作糜,軍行用以止朝饑。功成人竟明珠視,古井無波水自知。 “漢馬伏波井,夏日水涼,冬日水暖,十所村數百家汲取井水,即遇天旱,井水從不枯竭,自古水質清甜,故有“天南第一泉和“感恩第一甘泉之美稱。quot;quot;漢馬伏波井quot;,夏日水涼,冬日水暖,十所村數百家汲取井水,即遇天旱,井水從不枯歇,自古水質清甜,故有quot;天南第一泉quot;和quot;感恩第一甘泉quot;之美稱。大詩人郭沫若觀賞此井時,考證史料,飲賞井水,連口稱贊,詩隨口出:quot;水泉清冽異江灌,古井猶傳馬伏波。想見當年師駐日,三軍朝汲定如梭。海鹽含量百之三,飲此信知水味甘。古所于今沾惠澤,勝標銅柱在天南。薏苡烹來可作糜,軍行用以止朝饑。功成人竟明珠視,古井無波水自知。quot;
關鍵字: 之美稱 歷史學家 考古學家 贊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