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崎山森林公園
大崎山森林公園位于團風縣北部,南距古城黃州70公里,西距武漢市道觀河風景區15公里,距京九鐵路黃州火車站僅50公里,大崎山森林公園以生態旅游和避暑休閑為主,接待條件和服務質量上乘,是黃岡市旅游先進單位。森林公園主峰大崎山海拔1040.8米,屬大別山主脈,位于大別山南麓,長江北端。據《黃州府志》記載:大崎山“遠自麻城龜峰,蜿蜒盤狀,至此突然高舉,山勢絕崖,甲于一郡。素有鄂東“泰山之稱。大崎山山高林密,蒼翠欲滴。崎山疊翠在明代弘治年間就被譽為八景之一。明代詩人茅瑞徽有詩“崎山高不極,半嶺看云低。亂石分排戟,飛梁回作梯。天風傳遠梵,人籟出煙溪。直擬捫籮上,躋攀境屢迷。這首詩已把畸山景色一表無余,如今大崎山更是有許多讓人留連忘返的景點,如“龍王井的古泉,“海沙蘆葦的奇異;“仙人石萬斤巨石推之則轉;“接天石的奇險美景;“夕照壁的萬點等等,都有著獨,的景致及動人的傳說。大崎山山高險峻,雄奇俊美,決定了她與宗教有十分密切的關系,位于南山腰姝的能仁寺,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弘治《黃州府志》記載:“能仁寺,在永寧寺崎山,昔密云寺禪師修道之所。相傳能仁寺(今稱大廟)在唐代最為鼎盛,梵宇建筑宏偉,共有70條干道,81口天井,僧眾三千人,受皇上敕封。現存有一大石碑,遒勁的“唐敕能仁四個大字,向人們昭示著當年能仁寺的宏偉氣派。接天山的“真武觀道教,據說歷史上曾經與武當山的道教齊名天下,受到四方朝拜,還有“龍王寺,也曾有過輝煌的歷史。不僅如此,大崎山還是革命根據地之一,張體學、方毅、陳再道、高敬亭、劉西堯、郭述申、石川、文祥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在此輾轉戰斗過,接天山西北麓的蘆柴坳,一直是新四軍第五師第五大隊的駐地,至今仍有當年革命先輩戰斗和生活的痕跡,當年的營房和練兵場仍保持完好。
關鍵字: 歷史悠久 大別山 森林公園 武當山 源遠流長 能仁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