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畫廊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位于湖北省西南部,距武漢市360公里,在三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哺育著43萬漢、土家、苗族人民,其中土家族占48%。發源于利川的清江,是土家族的集居地,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于此的土家人民,創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展示出獨具特色的民俗風情。 清江是長江的一顆明珠,“水色清明十丈,人見其清澄,故名清江。她發源于鄂西利川市龍洞溝,流經恩施、長陽、巴東,在枝城注入長江,全長423公里,有 “八百里清江美如畫的盛譽。流經長陽的清江水域長約148公里,在縣城龍舟坪西11公里處的清江上,1994年建成隔河巖大壩,大壩長165米,高 150米。隔河巖大壩的建成,既可以獲取電能,亦可以防洪蓄水,在1998年長江遭遇百年大洪水時,隔河巖大壩為蓄水分洪作出了很大貢獻。 清江是土家的母親河,洋洋灑灑八百里宛如 一條藍色漂帶,穿山越峽,自利川齊躍山逶逶西來,橫貫鄂西南10多縣市,隨著隔河巖、高壩洲、水布埡水利樞紐工程的興建,在清江流域內形成386萬畝的亦江亦湖的奇妙自然景觀,兩岸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峰巒疊峰,直刺蒼穹,湖內數百翡翠般的島嶼星羅棋布、燦若綠珠。如黛江水煙波浩渺,高峽綠林曲徑通 幽,人稱清江有長江三峽之雄,桂林漓江之清,杭州西湖之秀,風光無限,無與倫比。清江的山,清江的水,清江的人,清江的民族hellip;hellip;hellip;融匯在一起的是一江生生不息,浩浩蕩蕩, 博大精深的文化,如詩,如畫,如夢,如歌。倘佯期間,足以使人驚愕 、亢奮、醉然。 武落鐘離山是由武落山和鐘離山兩山相連而成,山高300余米,距龍舟坪西30公里,在船碼頭乘船1小時可抵達山腳,山雖不高卻極陡險,歷史上記載此處為土家族祖先巴人發祥地。山頂有魁頭巖、牛角巖、鹽女巖、石神臺、廟凸巖五座石峰。牛角巖孤石聳立,就象牛角號;鹽女巖宛如美麗的土家少女,傳說是鹽水女神的化身;石神臺頂有一小廟,供有石神;廟凸巖臨空懸立,建有向王廟,讓人們祭祀朝拜;山腰有石穴二處,一穴赤如丹,一穴黑如漆,為《水經注》所載土家先民巴人祖先誕生地。 天柱山,位于長陽縣城西34公里的清江北岸。自唐開山設觀以來,系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它與武當山南北輝映,為道教名山,亦名中武當。天柱山海拔1445米,它石筍高標,孤峰峙立,拔地聳立,有健筆凌云之勢。峰頂平坦,有清泉一眼,四季長流不涸。天柱山山峰獨立,三座高130米的巖峰并峙,相距僅4米,兩橋飛架三峰間,蔚為壯觀,猶如擎天石柱。山上古建筑群宏偉壯觀,唐始建道觀,清同治年間,大興土木,仿武當山修成地母宮、三帝宮、靈官殿、玉皇亭、玉虛宮、南巖宮等,開鑿上山石階一千余級。 清江支流丹水,因其水淺,清澄得可見河床鋪滿的亂石,兩岸山巒起伏,郁郁蔥蔥,現成為游人漂流的絕佳去處。丹水最寬處有十幾米,最窄處僅四五米,大雨過后,河水水量較大,水流湍急,是漂流的好時侯,但較危險。2-3人乘坐一充氣皮筏從上游順流而下,在水面闊、水流緩處,可一邊蕩漿一邊仰望兩岸幽靜的景色,或低頭搜尋水底的小魚小蟹;而水面窄處,水流因亂石的阻礙變得浪花飛濺,駕著皮筏,一不小心,就會撞上大石頭,有時皮筏因水流太急而不可控制,那種緊張刺激的感受,是長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很難體會到的。與小三峽、神農溪漂流顯著不同的是,小三峽乘機動船,機器的噪聲,很難讓人靜心去欣賞其山其水的瑰麗,神農溪是由纖夫拉纖,將“豌豆角型木船拉至上游,然后由船工撐船漂流而下,游人只能仰望山的幽奇,水的清亮,卻不能親自感受駕舟乘風破浪的驚險刺激。
關鍵字: 公里處 天柱山 小三峽 武當山 鐵索橋 隔河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