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元禪寺
位于漢陽歸元寺座落在武漢市漢陽區翠微路西側。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由浙江僧人白光、主峰來此創建。取名“歸元,出自佛經《楞嚴經》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歸元即歸真,就是超出生滅之界,還歸于真寂本源的意思。在佛教中,歸元寺屬于曹洞宗(該宗系禪宗五家七宗之一),故又稱歸元禪寺。它與寶通寺、溪蓮寺、正覺寺合稱為武漢的四大叢林。 歸元寺創建以來,迭經戰亂,屢敗屢興。現存建筑,系清同治三年(1864年)、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及民國初年陸續所建。新中國以來,**貫徹執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護文物古跡,不斷對歸元寺進行維護修聾,使歸元寺的面貌為之一新。“文化大革命中,在周恩來的關懷和保護下,寺廟沒有遭到破壞,宗教設施及珍貴文物也完好地保存下來。從1973年至今,歸元寺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大雄寶殿、藏經閣、五百羅漢堂、大士閣、鐘鼓樓、翠微亭等建筑翻修一新。1983年,被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歸元寺現占地面積17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為1萬多平方米。現有僧人數十名,住持為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湖北省佛教協會會長昌明法師。寺內古樹參天,花木繁茂,泉清水綠,曲徑通幽,被稱為“漢西一境。這里還是湖北省佛教協會和武漢市佛教協會的所在地。佛像前的供桌,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木刻珍品。供桌高4.8米,橫闊一丈二尺,深寬二尺五寸,前嵌垂欄,寬尺五寸,高六寸,其間分為五格,刻畫樓空。圖案描繪的是唐玄奘取經回長安時,君民夾道歡迎的場面:有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等《西游記》人物;有李世民以及文武百官、侍衛、庶民百姓;在亭院殿墻、車馬山水、幢幡寶蓋、香爐蠟臺等一應儀仗。綜觀全圖,繁復活潑,盛況空前。垂欄下沿為五龍云彩,周匝圍繞,以四虎腿支地,生動有力。相傳這一樟木雕刻由十人歷時一年才竣工,技藝精巧,令人贊嘆不已。大雄寶殿前的韋馱殿內,供奉著一尊木雕韋馱像,身著鎧甲,手持寶杵,威武挺立,用我國古代武將形象來表達古印度神話中“四天王三十二將之首的護法神形象。這座木雕系用整塊樟木雕成,線條刀法都是唐雕風格,是歸元寺的藝術珍品,也是我國雕刻藝術品中的一件寶貴遺產。北院的主體建筑是藏經樓。藏經閣1920年至1922年興建,是一座兩層五開問的樓閣式建筑,高約25米,頂為獸頭大脊,魚角搬爪,斗拱飛檐,古樸玲瓏,當面為四柱通天,雙鳳朝陽,五龍戲珠。整個建筑、門扇窗牖,涂朱繪彩,刻畫鏤雕,精巧壯觀,金碧輝煌,是武漢市唯一一座磚木結構的古建筑物。這里珍藏著許多佛教文物,除《藏經》外,還有佛象、法物、石雕、木刻、書畫碑帖及外文典籍等。這里收藏的佛教造像有來自敦煌、云崗、龍門、麥積山、炳靈寺及各地千佛洞的石佛、石刻。藝術風格多種多樣,有鎏金、銀、銅、石刻、木刻、瓷塑、泥塑、牙雕、玉雕等多種質地,還有一些是東南亞各國的贈品。是國內收藏佛像較多的一個佛寺,部分文物是國內外少有的珍品。如藏經閣正廳陳列的一座玉石雕成的釋迦牟尼佛像,重一噸多,雕工細膩,技藝精湛,是1935年太虛法師訪問緬甸時,仰光的佛教徒贈送給我國的。象這樣精美的玉雕佛像,國內僅有三尊,另兩尊分別在北京和上海。再如南北朝時埋藏的石刻觀音像,姿態輕盈,髻結敞胸,身佩纓絡,手攜凈瓶,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還有兩尊紅木雕刻的達摩像,是清康熙初年的木雕精品,兩尊像,一坐一立,富有個性,生動表現出達摩面壁九年,閉目冥思、超然物外的形態。藏經閣里收藏的佛經有:清代《龍藏》部,共714函分作48個柜子儲藏。宋代版影印本《磧砂藏》一部,計593函。清末民初上海印《頻伽藏》一部(缺“寒字一號)。清末民初商務印書館影印日本版《續藏》和《大正藏》各一部。此外,還有兩件令人驚嘆的珍品:一是清光緒元年(1875年)湖南衡山69歲老人李舜年書寫的“佛字經,這個“佛字是在長寬不超過六寸的紙上,由《金剛經》和《心經》的原文共5424個字組成。每個字只有芝麻大,肉眼分辨不清;若在三十倍放大鏡下觀看,每個字都一絲不茍,筆力挺秀,實乃書法珍品。另一件是民國初年(1915一1924年),武昌僧人妙榮和尚刺血調和金粉抄成的《華嚴經》和《法華經》,字體娟秀,堪稱稀有。藏經閣內收藏的法器有寶塔、香鼎、凈瓶、衣缽、錫杖、念珠、如意、鈴杵、毗盧帽、袈裟等。所藏寶塔均為小型,有清代捕木刻制的七級佛塔,有樓閣式的七如來塔,各高約2米制作精美。還有銅質的佛牙塔、舍利塔和佛骨塔以及日本、東南亞各國贈送的佛塔。鼎類有宋乾德年間(公元963968年)制造的陶瓷香鼎,粉白色,由蓋、身、座三部分組成。蓋中小孔四周滿布云紋,鼎身兩側贅以獸頭雙耳,基座上沿是樓空之垂欄,欄內梅花盛開。制作極為精巧玲瓏。還有明宣德年間碧綠瓷鼎和清朝銅質香鼎等各代佳品。瓷瓶有明代碎紋瓷和天蘭瓷凈瓶,清代鈞紅瓷和彩釉花的凈瓶。這里還收藏了許多書畫碑帖。收藏的名書畫共有一百多幅:有元代的黃子久、王蒙、吳仲圭、倪云林等人的山水畫,有明人朱在、程正揆、王鐸、石濤、董其昌及清人禹之鼎、高其佩、鄭板橋、王
關鍵字: 佛教協會 多平方米 大雄寶殿 武漢市 羅漢堂 藏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