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題詞的天水姜維紀念館
姜維(公元202-264年)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谷縣)姜家莊人。據《三國志·蜀志》等有史資料記載,姜維自幼博覽群書,有膽有識,才智過人,一生心存漢室,最后以熱血灑于疆場,事漢至終。原為魏國中郎將,建興七年(227)冬,諸葛亮率兵奪取天水關時收姜維為將,亮十分器重姜維。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病故,蜀國任姜維為右監軍輔漢將軍,封平襄侯。延熙十九年春(256)晉升為大將軍。姜維繼亮之志,竭忠盡力,圖謀恢復中原,再興漢室,曾多次出兵伐魏,史稱“九伐中原”。時蜀國內部宦官專權,后主昏庸,朝政混亂。由于心懷畏懼,遂退師劍閣。旋揮師隴西沓中屯田。景元四年(263)魏伐蜀,漢中失守,姜維再退守劍閣,魏將鐘會率10萬精兵攻劍門,逼姜維投降,姜維堅守不答,列陣守險。11月,魏將鄧艾出謀,偷渡陰平崖,入江油破綿竹,直取成都,蜀后主劉禪不戰而降,還命姜維投降于魏。姜維奉命偽降于鐘會,圖謀伺機東山再起,恢復蜀漢,不料事泄。姜維及鐘會同被魏兵殺死,時年僅62歲。
姜維故里人民為紀念這位蜀漢右監軍輔漢將軍平襄侯,決定修建一座姜維紀念館,在他的家鄉甘谷縣城東約5公里的南山山麓,群眾自籌資金于1999年建起了一座姜維紀念館,該館由前廣場、大門、前庭、牌坊式耳門、主殿等建筑物構成,主體建筑為懸山頂雙坡水,斗拱飛檐,有外圍廊檐十二柱,起脊瓦獸,二龍戲珠,琉璃筒瓦,內設九梁十八柱,仿古式土木結構建造。大殿建筑面積為360多平方米。整座建筑莊嚴肅穆,宏偉壯觀。院子西側有一石碑,碑石上是楊成武將軍題寫的“姜維故里”四個大字。大殿廊沿明柱上懸掛著名人題寫的匾、聯,圍墻上有當代名人題寫的詩詞名句碑刻等。殿內東西墻壁上畫有山水人物國畫,精美絕倫。正中塑有身高4米的姜維圣像,目光炯炯,威武莊嚴。紀念館后山為將軍坡,山上有土窯式古洞一處,相傳是姜維母親當年居住過的窯洞,曾經是撫養姜維長大成人之處。沿山坡而上,有姜維衣冠冢一座,由墓碑和樹木花草景觀構成。周圍芳草萋萋,松柏掩映。放眼北望,渭川景色盡收眼底。該館已被當地政府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憑吊懷古,瞻仰禮拜。已辟為一處旅游勝地,四季游人不絕。
關鍵字: 天水 甘谷縣 紀念館 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