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鐵爐寺
隨著宗教政策不斷深入民心,鐵爐寺民屋式的佛殿顯然不能適應時代需要。1987年,在地方政府與上級佛協支持下,開始興建一座明清宮殿式的大雄寶殿。并飾以麻石雕花欄桿,外廊由28根水泥制作的仿石柱聳立在廊基之上,殿前一對石獅活靈活現,四周環境綠化又經園林技術人員精心設計,更加莊嚴肅穆,雄偉壯觀。大殿落成之后,又在原寺之東修新式樓房一棟,并以硬木重新雕刻釋迦佛、阿難、迦葉、千手觀音、文殊、普賢諸菩薩像和二十四諸天像奉于新殿內,把原有舊殿及住房全部改成兩層樓殿堂。1993年,在當地政府及國土局幫助下,按政策徵收了寺內部分民用菜地,確定寺院界限,并筑起山門、圍墻。至此整個寺院煥然一新,北京書畫家宗家順先生書寫對聯贊曰:“發慈悲心物我無間,是清凈地侖奐一新。值得稱道的是,鐵爐寺從恢復到重建費資達200萬元,從未向政府要過一分錢,完全是眾尼苦心經營、國內外信士大德慷慨解囊施助的結果。其中以臺灣法智法師、唯一法師,香港果性大師、慈愍大師資助最豐。鐵爐寺才一輩出家人特別熱心培養青年僧人。1983年,二位發心出家的女青年來寺披剃,因志向清純,發心誠懇、遂被留寺考察并分別取法號為自然、唯靜。經過數月訓練,這二位青年進步很快,充實了常住做佛事及雜活的力量,成了老比丘尼的好幫手。1985年,先后又有四位女青年發心來寺出家。至1993年,又成就了六位中青年人出家的心愿。老比丘們懂得“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道理,她們大力支持這些新入道的青年出外參學,報考宗教院校,提高政治、文化和宗教素質,從而真正成長為住持佛寺、弘揚佛法的接班人。如今,自然考入四川尼眾佛學院攻讀6年,現已畢業;唯靜正在閩南佛學院深造;另有三人畢業于南岳佛學講習所;一人上五臺山普壽寺學律。這些青年佛子由于一出家便受到嚴格教育,又受前輩們農禪并重、學修并舉的影響,故信仰上堅固虔誠,生活中律已有度,成為鐵爐寺、也可以說是佛教界的一批好接班人。鐵爐寺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幾經興衰,如今古剎重光。正如當代比丘尼大德隆蓮老法師為其撰寫的對聯一樣:“斷無明斬釘截鐵,度眾生大冶洪爐。相信鐵爐寺這個千年古道場定會建成一個弘傳律學、規范僧行的十方比丘尼叢林。
關鍵字: 佛學院 大雄寶殿 建筑物 接班人 比丘尼 長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