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古城
鳳凰景區介紹
鳳凰縣地處湖南省西部邊緣,全縣總面積1751.10平方公里,南北長66公里,東西寬50公里,全境劃為9個鎮22個鄉,344個行政村。1998年底全縣總人口為35.8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2.21萬人,少數民族23.74萬人,占總人口數的66.32%,是一個以苗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山區縣。全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多年平均降雨量1308.1毫米,平均年日照為1266.3小時,年平均氣溫15.9deg;c。縣城北距風景明珠張家界200公里,南距鐵路交通樞紐懷化市90公里,東有枝柳鐵路新鳳凰站,209國道、1867省道穿境而過,為湘黔邊區經濟貿易的交匯點。
鳳凰縣歷史悠久,在唐垂拱三年始設謂陽縣,清康熙39年設廳,命名鳳凰廳,廳治設鎮竿鎮(即今沱江鎮)。嘉慶二年(1797年)升散廳為直隸廳。民國二年改為縣,稱鳳凰縣相沿至今。鳳凰縣人杰地靈、有民國第一任內部閣總理熊希齡,現代著名文學家、物質文化史家沈從文,享譽國內外的著名畫家黃永玉。
鳳凰鐘靈毓秀,自然資源豐富。1998年末有耕地面積349.45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19.96%,人均耕地約1畝。林牧用地面積大,有林地998.67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57.03%,宜牧草場113.8萬畝,理論載畜量近10萬個黃牛單位。縣境內水能蘊藏量3.64萬千瓦,有大小溪河156條,總長709公里,最大的河流沱江長96.9公里,流域面積為732.4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1.89立方米/秒,自然落差533米。縣內有長潭崗中型水電站1座,裝機容量1.2萬千瓦,有中小型水庫92座。礦藏資源豐富。 目前,已探明可供開采的有天然金剛石、汞、鉛鋅、水泥灰巖、無煙煤、石煤、大理石、硅石、銻等35種礦藏,其中汞的儲量居全國第四位,鉛鋅儲量居全省第二位。縣城內盛產江竹豆、玉米、茶葉、油桐茶、生漆、
關鍵字: 鳳凰縣 總人口 總面積 有林地 資源豐富 載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