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女書
湖南省江永縣流傳了一種特殊的婦女文字,人們稱之為“女書。1983年,江永女書被中南民族學院的學者鑒定為一種獨特的女性文字符號體系,迅即引起中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女書只在江永縣江圩鄉部分婦女中流傳,它是靠母傳女、老傳少,一代代傳下來的。“女書形體奇特,筆畫一改,無粗細之分。行款方式是由上而下,從右到左直書,無橫書無標點符號斷句。“女書的書寫工具為小楷毛筆,有的寫在紙上,有的寫在布上或手帕上,有的寫在扇子上。書寫內容一般是宗教祭祀、求神拜佛或訴說婦女的苦難經歷,或書信來往、或記事記史,或翻譯改編漢語作品。據有關考證“女書起源于史前陶文,發源地應在黃河流域中、上游地區,尤其陜西省的關中地區或商縣一帶可能性更大。“女書可能是當年居住于陜西商縣一帶的蒼梧族南遷帶到湖南江永山區的古老文字。那么,我國文字史至少應從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階段算起,距今約有六七千年歷史,比甲骨文還要早3000多年。可以這樣說,中國史前陶文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古老文字。陶文考古學的年代證明“女書的起源年代,所以,也可以這樣說,“女書也是目前世界上的古老文字,而且是活到今天的文字,這不能不說是文字史上的奇跡。但據專家介紹,女書的流傳靠老傳少,母傳女,世代傳襲。90年代初,女書傳人高銀先、義年華相繼去世,目前在世的能閱讀和書寫女書的只有93歲的楊煥誼、60多歲的何艷新等人。女書作為一種文字正處于瀕危階段。
關鍵字: 中國史 可能性 新石器時代 江永縣 甲骨文 考古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