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脾氣的香稻之江永香米的傳說
都龐嶺下的江永縣源口公社瑤族聚居區富源大隊所產的香米,與一般水稻相比,有其獨特之處:谷尖有一、二寸長的紅芒,鋒利刺手,鳥兒不敢啄食;用這種谷米煮飯,熟后揭蓋,清香四溢,經久不散;香稻的生長,歷來受到地理環境的制約,只適宜在二十多畝田里生產,擴大到外地,不要一、二年就失去了原有的特性,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香稻“三怪”。香稻的脾氣為何這么怪呢?這里流傳著一個奇妙的、有趣的故事。
相傳天宮有一個蜈蚣大王,為人忠厚老實,但耳朵有點背。一天,玉皇大帝召見他說:“你要生為保朝,死也要保朝。”他誤聽為“生為保瑤,死也要保瑤”。為此,他化裝成一個姓吳的相公下凡四處明查暗訪,尋找瑤族人民。他找了七七四十九天,好容易才打聽到了富源瑤寨。誰知在爬山中,他不慎從峭壁上滑下來,摔得奄奄一息,幸虧瑤族盤大爺路過此地,把他背回家里,用生姜水救活了他。
“這是什么地方?”吳相公緩過氣來,睜了睜眼皮說。
盤大爺回答說:“這是富源。”
吳相公看到盤大爺圍著帶花的頭巾,穿著大襟花邊的衣服,用驚疑的眼光繼續打聽:
“大爺,你們是什么民族?”
“瑤族!”盤大爺說。
聽說是瑤族,吳相公欣喜萬分,頓時流下眼淚,緊緊地握著盤大爺的手高興地說:
“總算把你們找到了。”
吳相公在富源住了下來。盤大爺白天上山尋找草藥給他治傷,晚上用蒲扇給他趕蚊子。
這天,盤大爺來到富源山的叢林里,發現治跌打損傷的“七葉一枝花”和“打不死”兩種草藥,長在一蓬刺窩里,他歡喜若狂,顧不得抬頭向上看,急不可待地扒開刺叢往里鉆。猛然間,他耳邊響起嗡嗡地叫聲,什么東西直往盤大爺頭上刺來,刺得火辣火辣的 。他定睛一看,原來闖著了黃蜂窩。他只好退出來往別處找。但找來找去總是找不著這兩種藥。他返回家里,用挑花頭巾把自己的頭嚴嚴密密地包住,再一次鉆進那刺窩去挖那兩種藥。藥是挖出來了,可盤大爺的頭臉被黃蜂刺得紅一塊,腫一塊,幾乎找不到一塊好肉。
在盤大爺給吳相公包藥時,吳相公發現盤大爺頭臉紅腫,問及原因。盤大爺怕吳相公知道真情,心里難過,影響療效,謊說是皮膚過敏,過一夜自然會好的。但還是搪塞不過去,后來終于被吳相公知道了真情。他握著盤大爺的手,顫抖地說:“盤大爺,為了給我治病,你自己被黃蜂刺傷了頭臉,實在不好意思。”盤大爺笑了笑說:“沒關系。”
吳相公過意不去,決意想法報答盤大爺。他見房里蟻蟲多,為了不讓盤大爺逗咬,便吐出一口唾液,頓時房里便香氣撲鼻,蚊子奪門逃走了。消息一傳出,全村的瑤胞都來看熱鬧,向吳相公問寒問暖。在瑤胞兄弟的護理下,吳相公很快恢復了健康。他想起玉皇大帝交代的任務,該怎么來保護瑤族呢?他爬山越嶺,登門拜訪,發現這里是“過山瑤”,住的“千柱屋”,吃的蕨根巴,是人間最苦的地方。瑤胞都重感情,講義氣,把自己當親兄弟對待。吳相公想了很久,覺得保護他們先要讓他們改變吃蕨根巴的苦難生活,把自己的唾液讓給瑤族人民,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他卻又想,自己的唾液是煉香珠的原料,現在已苦煉了三百三十年,如果香珠煉成,就可得到玉皇的嘉獎;倘若把唾液讓給瑤胞,香珠就煉不成,玉皇問起罪來,有口難辯啊!但為了報答救命恩人,吳相公對這些全然不顧了。
一天,吳相公流著熱淚說:“盤大爺,我的病好了,要回家去了,感謝您的關懷呀!我沒有什么東西送給你們,只希望你們在富源山下多種水稻。”走出大門,他反過頭來再次囑咐說:“如果遇到困難,對天叫我三聲,我一定前來幫忙。”說完就不見了形影。
次日,瑤胞們發現村后富源山下的泉井不但增加了水量,而且還浮著一層象南瓜漿一樣的東西,泉井邊上新長出一個蜈蚣形的土包。原來是吳相公躺在富源山上,在吐自己的唾液,唾液隨著井水流向四鄉八里。瑤族人民見泉水增多了,便在下游放肆開荒造田,說也奇怪,用這井水灌的田里長出的稻苗都是香的,瑤民們非常歡喜,一種種了千多畝。
正在香稻興旺發達的時候,災害從天上落下來了。一天,玉皇外出散步,聞到香氣撲鼻。他手搭涼棚,往下界一看,發現香氣是從稻花上散發出來的,便派天兵下凡,四處查訪,得知蜈蚣大王破壞天規,擅自下凡,把煉香珠的唾液賜給了瑤族人民。玉皇大怒,立即命天兵把蜈蚣大王召來問罪。蜈蚣大王卻因為瑤民勤勞勇敢,為人忠厚,舍不得離開富源。玉皇一邊命天兵去綁架蜈蚣大王回宮,一邊命令風婆去刮香稻;風婆嘴巴一動,狂風怒吼,一片片香稻被刮得東倒西歪,轉眼間,所有香稻就要統統連根拔掉。這時,蜈蚣大王正被迫回宮,聽見風聲,回頭一看,叫一聲“啊呀不好!”連忙將手中的紙扇丟下地來,蓋住了富源的二十多畝水田,這一小塊香稻才免遭災殃。
蜈蚣大王召回天宮,給玉皇低頭行禮。玉皇知道蜈蚣為人忠誠老實,辦事熱心誠懇,是很喜歡他的,只是他觸犯天規,不能容忍。因此責問道:“蜈蚣,我叫你保朝,卻為何跑到瑤山老林去了?”
蜈蚣大王據理力爭:“分明是您叫我‘生為保瑤,死也要保瑤’的。”
“胡說!”玉皇大發雷霆,“你耳朵鉆進了蚊子?”后來玉皇知道蜈蚣大王耳朵有點背,就不再說什么了,只要他承認錯誤。
誰知蜈蚣大王不但不認錯,反而為瑤族訴苦說情:“稟告玉皇大帝,我們在天宮,花天酒地,受用不盡,可是瑤族同胞靠樹皮和野菜度日,我們怎能一毛不拔呢?”
玉皇“嗯”嗯”嗯!”地哼了大半天,說不出半個子丑寅卯來,只得以勢壓人,以敗壞天規論罪,將蜈蚣大王打了三百三十大板,并推進冷宮關禁閉三百三十天。
可是,過了很久,玉皇第二次外出散步,發現原來生長香稻那個地方,金黃一片,特別耀眼,香氣不減當初,又派出天兵查訪,發現那片香稻因有蜈蚣大王的紙扇壓住,沒有被狂風刮起,便派出麻雀大王去啄食。麻雀出陣,黑壓壓一大片,那一小塊香稻哪里經得起諸多麻雀的啄食!眼看香稻就要絕種。這些天,盤大爺為了保護香禾,日夜守在田邊。此刻,盤大爺見了許多麻雀來啄食,便用棍子去打。但打了這頭,飛到那頭;打到那頭,卻又飛到這頭,無法對付。正在左右為難時,忽然想起吳相公臨走時囑咐的話,便大叫了三聲吳相公。
蜈蚣大王雖困在監獄里,卻時刻在掛念富源那一小片香稻。忽然聞聽呼喚自己的名字,忙往下看:不好了,麻雀正在啄食香稻。如何趕走麻雀呢?他想來想去,也想不出絕招來,唯一的辦法只有拔自己的胡子了。
在天宮,蜈蚣大王是個美男子,美就美在他那把紅胡子上,一旦把胡子拔掉,自己就破了相。再說,他的胡子長得很深,要拔出來,不痛個死去活來,也要打幾個滾啊!但為了保護瑤族人民的利益,他不得不狠心了。只見他咬著牙根,拔起胡子來了。拔呀拔呀!豆大的汗珠從他額頭上滾了下來,那胡子還一動不動。最后把腳一蹬,猛一使勁,終于把胡子拔出來了,可他自己倒在地上打了幾個滾,就一動不動了,等了好半天,才慢慢蘇醒過來,立即把胡子丟下凡塵,一下化成千萬根細針,正正當當地鉆進香稻的谷尖,變成了紅長芒。麻雀張口啄食香谷,稻芒刺嘴,無法吞下去,便沒趣地飛走了,這小塊香稻就這樣被保護下來。
為了紀念吳相公,富源人民在產香稻那片土地的左側修建了一座吳公祠。
關鍵字: 傳說 富源 江永縣 都龐嶺 香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