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人文歷史
土家族夜間載歌載舞
土家族是張家界的主體民族。張家界土家族屬于古代巴人一支,一說是古代庸國人的后裔,也有世代繁衍于此的古代土著先民。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歷史上稱為蛋蠻、天門蛋蠻、南蠻、武陵蠻、荊洲蠻、五溪蠻、土人、土丁、土兵、土軍等。舊志說:“民情淳樸、土厚而風淳。”“楚風剛盡,其弊多流于憤激。永定隸屬楚邊,俗尚淳樸,猶存中土之遺風。”一位漢官曾感嘆道:“僻陋于深山,而有此淳靜之俗,所謂生不見外事,而安于畝田衣食,蓋風之古也!”這便是歷史上對土家族民族性格的基本評價。
張家界土家族的特色菜式:石耳燉土雞.各種腌制品.臘制品.喜食酸辣.另有泥鰍鉆豆腐.合菜(三下鍋)均以辣椒.花椒.胡椒.大蒜.胡蔥.韭菜為主要的飲食作料.
張家界土家族人講義氣,重感情,熱情好客,吃苦耐勞,忌欺騙,易輕信,好打抱不平,能歌善舞,信巫尚鬼,尚武好斗,崇奉覃后王、向王天子、梯瑪、以及五谷神、公王神、土地神、社神等。
張家界土家族在中國戰爭史上,曾有過輝煌的戰績:早在西周時,即助周武王伐紂,“歌舞以凌,殷兵大潰”;劉邦討伐秦二世胡核,土家人為其沖鋒陷陣,深受劉邦贊賞;為反抗東漢王朝壓迫,土家渠帥相單程在辰州壺頭山打敗伏波將軍,使之馬革裹尸而還;明洪武初,為反抗朱元璋歧視少數民族的政策,覃后王率士兵連敗五位侯級將領的征剿;明嘉靖年間,湘鄂西各路土司應召慷慨悲歌奔赴東南沿海,一舉擊敗倭寇,明世宗親自為土司賜“東南第一功”匾額;清朝時期,土家將領王正道、羅榮光等以生命鎮守國門,打敗洋人入侵;大革命時期,土家人跟隨賀龍、任弼時、肖克將軍堅持游擊戰爭,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為共和國的誕生立下了汗馬功勞;抗美援朝戰爭中,湘西土家兵敢與美國人較量,打出中國人的威風。曹里懷將軍高度評價志愿軍中的土家兵:“土家族是中國最勇猛善戰的民族。”
關鍵字: 土家族 張家界 文化藝術 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