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湘游之——面貌一新古鳳凰
鳳凰古城是一座文化底蘊十分厚重的小城,這座古城彌漫著姜糖的甜香氣味,更彌漫著化不開的文化氣息。清清的沱江水、古樸的吊腳樓、獨特的跳巖、燈光迷離的夜景勾勒出鳳凰美麗的倩影;沈從文、黃永玉、熊希齡……這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又將鳳凰這座小城高高地舉到世人的眼前。(鳳凰獨特的跳巖)3日晚上9點多,經過一程的大雨洗刷,我們終于以較干凈的車容出現在美麗的沱江邊上。可是進入這個古城卻不太容易,此時,這里已成了人山人海。人頭攢動,車輛就更是寸步難行了。我們訂的是家私人旅館,車要一步一挪地移進小巷里。我是第二次來鳳凰了,這次看鳳凰,已與兩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首先是沈從文筆下那條清幽的沱江變得豐沛了。原來水下裊裊娜娜的青綠色水草都被清理掉了,水上增加了許多新的設施,比如大水車,比如觀光橋,比如小攔河壩。這些設施的增加給古老的沱江增添了更多的美麗,但也減少了許多原有的簡單和原始風貌,是得是失一時難以評說。由于攔河壩的作用,水位提高了,水上運動和項目增多了,但兩年前橋墩下面洗衣的木杵聲現在也少了很多,讓人感覺心中有些失落。(鳳凰美麗的吊腳樓)沱江兩岸人流密集,擺賣飾品的小攤更多了。我在一家小書店里買了一本《湘西趕尸》和一本《蠱毒》,店主打折之后小心地給兩本書蓋了四枚篆印,每蓋好一本就用雪白的吸墨紙隔好印跡再合上書頁。她如此認真的樣子,讓人感覺出更多的書味氛圍。我不禁微微一笑,忽然想起歐洲十八九世紀文學書籍中描寫的那種場面:寫好信后,認真地蓋上自己的印章,用吸墨紙壓一壓,用火漆封好信口,再用刻有自己家族徽章的戒指在上面按一下……那時讀到這些程序時總會充滿一些懷想和向往。站在書店不遠處便可看到對岸黃永玉的書房“奪翠樓”。還是原來的樣子,一眼就可把它與周圍的吊腳樓區分開來,因為它不是一棟吊腳樓,而是用褐色石頭砌成的看上去像條龍的窄屋。(黃永玉的“奪翠樓”,底下部分是褐色石塊。)虹橋上的字剛剛被刷新過,虹橋端頭的吳阿婆仍然在忙乎著她的剪紙,小巷里的姜糖店仍舊在做著姜糖,不過今年出現了更多的賣野彌猴桃片和酥糖的店鋪。這些東西或許以后會成為鳳凰新的食物特產。不過我仍然喜歡的是姜糖,它是我印象中的一個鳳凰符號。照例買了幾包姜糖,照例買了一塊臘肉。那年買的臘肉的香味仍在記憶中。本想再去買一只銀手鐲的,上次買的兩只送給了家中老人,這次想給自己買一只,后因時間問題終究未能買成。夜晚的鳳凰現代了許多,比以前更美,是一個燈光的古城,一派金碧輝煌的氣象。兩年前這里的夜晚主要是燈籠裝飾,也非常美,有更多的古意和傳統特色;現在鳳凰的屋脊都用紅色燈具勾勒出輪廓了。夜幕一落下,燈的鳳凰城就浮上沱江兩岸,異常的美麗給這座古城披上夢幻的霓裳。燈的屋、光的水、加上影影綽綽的人影,使鳳凰變成了一座詩的城。不變的還是那些漂浮在沱江上的許愿燈,它們帶著一個個美好的愿望靜靜地飄向遠方……
關鍵字: 鳳凰 鳳凰古城 沈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