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行-‘南情’之鳳凰
‘南情’之鳳凰9月24日 買了下午去鳳凰的車票,有機會在白天看看張家界這個城市。灰灰的,不像是個旅游城市。路過一家‘老粉館’,看著還算干凈些,每人叫了碗三塊五的米粉,甚是好吃。四個多小時的路程,經過芙蓉鎮,經過宋祖英的家鄉古丈,經過吉首,我們終于在晚上7點來到了鳳凰,也就是‘南情北景’中的‘南情’。沈先生說‘湘西的神秘,只有這一個區域不易了解,值得了解’,指的就是南湘西。不知道鳳凰的美名遠揚是因為她的古鎮,還是因為沈先生的文字,反正這里已經是個不折不扣的旅游勝地了。鳳凰因為走出過熊希齡,沈從文,黃永玉,陳渠珍等名人,多少也給她帶來些歷史和文化的氣息。夜晚的古城,燈火通明人聲鼎沸,而沱江邊的各家各戶更是霓虹燈鑲邊紅燈籠高掛。入住江北老營哨的‘翠翠客棧’,網上頗有些名頭。客棧的地理位置不錯,正好面對江邊最美的一段,三樓還有個大平臺,是我喜歡的。無從考證‘翠翠’名字的由來是否因為沈先生的《邊城》,反正也不重要了。老板是個上海女孩--小麥,非常熱情。她來鳳凰已經一年多了,今年三月盤下了‘翠翠’。9月25日 中秋,小雨轉陰。起個大早,想看看清晨的古鎮。照片已經看過多幅,但當沱江和江邊的吊腳樓真的躍入眼簾時,還是覺得美。清澈呈豆綠色的江水緩緩靜靜地淌過,淡淡的晨霧給吊腳樓披上了薄薄的面紗。游人較少,路上行走的大多是當地人。才六點半,孩子們已經背著書包上學堂了,他們歡快地踏過跳巖,到河對岸的學校上課去。在河邊猛拍了一陣照,我們也戰戰兢兢地跨過獨木橋,來到沱江南邊的古城。古城中狗啊貓啊非常多,甚至遠遠超過了希臘小島上的流浪狗,這也是麗江所不曾見的。這里和麗江有些相似,都是石板路,都是老房子,都有很多特色客棧酒吧,也都有很多小商鋪。但也許因為麗江是和我相遇的第一個古城,說實話,我更喜歡麗江。今天的行程是去老洞苗寨,屬于生苗區。生苗和熟苗的區分就是有否接受漢化教育,沒被漢化的就是生苗。因為路途較遠又難走,就報名參加了個旅游團。票是昨天晚上‘翠翠’的楊阿姨先給買好的,這也是jimmy z給的建議。 坐車,坐船,再坐車,行走,兩個多小時后來到了老洞。因為是給游人安排的路線,所以有坐船部分,其實車是可以直接到的。這個寨子2002年通電,2005年通車,路是中石化出資修建的,只是疑惑既然修了,為什么不弄得好些。很多苗寨都建在山頂,因為戰亂太多,這樣相對安全些。苗漢歷來有些恩怨,但隨著新中國成立,加強溝通,現在已經不會再有山江‘剝皮亭’的故事了。車上坐在我們前面的女孩是村里的人,她說她已經走出去好多年了,現在在浙江嘉興做些銀飾的小生意,這兩天回鄉看看。我們問她更喜歡哪里,她靦腆地笑笑‘回到這里有些不習慣了’。剛到便是午飯,當地人也是熱情,端上好多碟小菜,我們開玩笑說跟韓國餐館前菜似的。我不太能吃辣,守著冬瓜和南瓜將就了。南瓜真是甜啊,一直甜到身子里。我們四個吃得比較慢的,臨走時主人家還倒上了自家釀制的米酒,又香又甜又醇。想進寨是要接受考驗的,喝酒,唱歌和打鼓。喝酒打鼓難不倒大伙,可是對歌又怎能比得過以宋祖英為典型的苗家人呢?終于找了首大家都會的‘小燕子’勉強過關。這里的房子大都由石板堆成,一片一片,非常整齊。此地石灰巖地貌居多,所以開采來的石頭都是扁平的。因為對游客開放,寨里有些老人家就會在巷子里擺個小攤賣苗家飾品。我喜歡那些刺繡,可惜多為機繡。來到一個院子,導游介紹說這里居住著的是最后一任寨主的第四個押寨夫人,今年78歲。當我們見到老太太時,不禁都為她的美麗和氣質所傾倒。皮膚潔白細膩,還淡淡泛出紅光,眼睛里淺淺的笑意讓我們覺得無比親切。老人家不緊不慢,詳和淡定,一顰一笑依然散發著光彩。我們無法想象她年輕時的風華絕代,只是不斷感慨美人依舊。聽隔壁老人介紹,老太太年輕時不僅是寨里最美的,也是最能干的,我們不禁嘟囔這寨主何等福氣。 轉完寨子,便看民俗表演。我對楚巫文化不甚了解,也就看熱鬧地看了歌舞和爬刀梯等演出。回程路上快到鳳凰縣城,我們看到了前不久垮塌的大橋遺址,那次災難共死了64個民工。據說賠償每個遇難者25萬,這在當地是比不小的數目了,只是當家破人亡時,錢還那么重要嗎?回到古城,放下行李便去找吃的。午飯沒吃飽,決定晚上美美吃上一頓當地特色。沒找到小麥介紹的‘老屋’,便選了家靠河的館子坐下。當鳳凰特色‘血粑鴨’上桌時,倆瘋丫頭終于忍不住學著‘武林外傳’中歡叫起來‘淑-淑-淑,芬-芬-芬,我們終于吃到了傳說中的血粑鴨了’。飯飽后再去路邊攤吃上一碗湯團,酒釀加紅糖加姜汁沖成的湯水把我們倆喝得歡騰雀躍。肚里墨水有限,無法對美味做出更精準誘人的描述,只是現在想來依然有著流口水的沖動。中秋夜,沒有月亮。我和輝坐在‘翠翠’三樓的平臺上吃起了輝從北京帶來的月餅。9月26日 今天沒有特別的安排,我們決定過非常小資的一天。和蚊子斗爭了一夜,睡到9點多起床。先去買了后天回程的車票,又去了阿拉車站看看有沒有包車去一些尚未開發的苗寨的。中午時分回到古城,一路尋找沈先生的故居。閑逛中見到了小麥力薦的‘老屋飯館’,毫不猶豫坐了下來。環境一般,服務一般,可是她家的菜做得真是好吃。點了血粑和蕃茄炒蛋,吃了個底朝天,抹抹嘴嚷嚷著晚上還來。老屋其實是由木頭搭建而成,四周的木頭上寫滿了食客們的留言。我們自然不能拉下,‘兩小妞到此一吃,好!’。買了些關于當地的書,還有姜糖,扭扭糖,獼猴桃干等當地特產,回到‘翠翠’,正好遇上小麥,于是相約晚些跟著她去爬南華山。整個下午,坐在老營哨
關鍵字: 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