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陵
西夏陵位于距銀川市老城區40千米的賀蘭山東麓。
西夏,是一個800年前在我國西北與宋、遼(金)鼎立189年歷史的封建王朝,它的興盛與衰變,也許留給我們大家更多的是“謎。西夏,是以黨項族為主體建立的封建王朝。黨項族,最早居住在今天的西藏、青海、四川等省區的交界地區。在隋末唐初的時候,羌族中的黨項族開始興盛起來,他們以姓氏為部落的名稱,過著原始游牧的生活,在黨項族的許多部落中,尤以拓拔氏最為強大。
唐太宗時(貞觀八年,公元634年)黨項族酋長拓拔赤辭率所部歸唐,以后其他各部酋長也先后率所部歸唐,唐將其分為三十二州,并授拓拔赤辭都督,同時賜皇姓,李姓。
唐廣明元年(公元880年),歷史上爆發了有名的黃巢農民起義。起義軍攻入長安建立了國號“大齊的農民政權。當時,唐禧宗逃往了四川,黨項族首領拓拔思恭糾集黨項族及其他少數民族數萬軍兵,參加了鎮壓黃巢農民起義的戰爭。后唐禧宗以拓拔思恭鎮壓起義有功,于公元883年將其晉爵為夏國公,再一次賜皇姓“李。從此以后,拓拔思恭逐漸形成一支強大的地方割據勢力,五代十國時期,他們乘亂擴張勢力范圍,不斷地壯大自己的力量。宋朝初年,拓拔思恭的后裔李繼遷附遼抗宋,遼封李為西平王。由于受漢族封建政治、文化的影響,經過李繼遷及其子李德明的繼續發展,到李德明之子李元昊時,黨項族已經基本完成了由氏族酋長向封建地主的轉變,迫切要求建立自己的統一政權,以保障其自身的利益。
公元1038年(夏大慶二年十月十一日),李元昊于都城興慶府南筑臺受冊,即皇帝位,國號大夏。因其地處西北,又在黃河以西,所以史學家稱之為西夏。
關鍵字: 中軸線 佛教文化 須彌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