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之旅鎮北堡西部影視城
如果說沙坡頭的魅力在于其自然景觀的雄渾與粗獷,那么鎮北堡的情趣則在于其人文景觀的厚重與神奇。
鎮北堡地處賀蘭山東麓,距銀川市區約38公里,古名為鎮北口。鎮北堡因兩座古代邊防城堡遺址而得名。兩座城堡一南一北,被當地人分別稱為老堡和新堡。兩座古城均坐西朝東,是明清時期為防御賀蘭山以北各族入侵銀川城而設置的軍事要塞,城堡全部用黃土夯成。據明《嘉靖寧夏新志》記載:“筑墻刻山,隨其勢之所宜,雖悍虜萬騎,不過仰視而已。百年難成之業,一旦成之,邊人倚以為固。”鎮北堡兩堡分別建于明清兩代,據方志記載,老堡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新堡則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老堡由于緊鄰沿山公路,已被風蝕殆盡,雖形制尚存,但僅剩下了殘墻斷垣。老堡古城東西長175米,南北寬160米。向北穿過城中黃土路,是老堡甕城遺址。再向北行200米便是新堡,新堡城池較為完整,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50米,墻體用黃土夯筑而成,高10余米。東面辟有半圓形甕城,城門南側有一斜坡可登上城墻。城墻寬5米,墻上筑砌有1.8米高的堞墻垛口。城墻四角原建有角樓,角樓基址依稀可見。
鎮北堡歷經數百年滄桑,以其雄渾、古樸的風格和特有的神秘韻味,引起中國許多著名電影藝術家的濃厚興趣。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這里就成了很多中國著名影片的拍攝外景地。上世紀80年代初,根據張賢亮小說《靈與肉》改編的《牧馬人》,在著名導演謝晉的率領下,最先在這里搭建了外景。此后,由張軍釗導演、張藝謀攝影的《一個和八個》,由陳凱歌導演、張藝謀攝影、何群擔任美術設計的《黃土地》以及由張藝謀導演、鞏俐主演的《紅高粱》,由滕文驥導演、葛優主演的《黃河謠》等,也紛紛搭屋造景,在這里先后拍攝。迄今,鎮北堡已陸續拍攝過《黃河絕戀》、《大話西游》、《新龍門客棧》、《東邪西毒》、《雙旗鎮刀客》等百余部影視片。因為影片《紅高粱》、《黃土地》、《黃河謠》等都相繼在國際電影節上拿過“金熊獎”、“金獅獎”等國際大獎,所以鎮北堡被冠以“中國電影從這里走向世界”的美譽。
鎮北堡從上世紀80年代初拍電影,到1992年成立華夏西部影視公司,影城亦日漸走向成熟。影城在老堡、新堡的原址上,分別恢復成“明城”和“清城”兩座古城,在老堡和新堡中拍攝過的部分影片的場景和道具,大多被保留或復原,而得以“情景再現”,成為影城內的主要景觀。
在明清兩座古城的大門前,矗立著一個白地黑字的巨大影壁,上有創辦寧夏華夏西部影視公司的董事長張賢亮所題手書:聚山川雄豪之氣,集影視藝術之寶。
兩座古城比較起來,“明城”更顯“西部”的粗獷與淳樸。由黃土夯成的土坯房搭建的院落一個挨著一個,用樹杈扎成的柵欄門虛掩著,像是主人剛剛去鄰家串門。我們也饒有興趣地一個院子一個院子地串著,一會走進了《牧馬人》朱時茂和叢珊結婚的洞房,一會又到了姜文演《紅高粱》時的釀酒作坊。不足30平方米的酒坊里,幾十個大小不一的酒壇、酒缸一行行、一列列,最大的酒缸直徑足有一米多長,高度與我們齊胸。徜徉在酒坊中,我們好像仍能聞到一陣陣撲鼻的酒香。
關鍵字: 紅高粱 賀蘭山 鎮北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