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區旅游概況
黔江區概況
黔江區位于重慶市的東南邊緣,地處武陵山腹地,東臨湖北省的咸豐縣,西界彭水縣,南連酉陽縣,北接湖北利川市,是渝、鄂、湘、黔四省市的結合部,素有“渝鄂咽喉”之稱,是重慶市主要的少數民族聚居地之一,東西寬45公里,南北長90公里。全區幅員面積為2398.7平方公里。全區共3個街道辦事處,12個鄉、15個鎮、489個村民委員會,2005年末,全區戶籍總人口50.72萬人。區內交通便捷、信息靈通,國道319線和黔咸公路在此交匯,渝懷鐵路橫穿黔江境內,黔江機場即將開工建設。
旅游概況
黔江區地處渝東南中心,240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49萬土家苗漢兒女。黔江旖旎的自然風光,良好的生態環境,別致的民族風情,構成華彩無限的黔江民族風情生態旅游區。黔江歷史文化悠久,自公元201年在這里建丹興縣開始,歷經多次變制,演化到今天的黔江區。川東南古人類遺址的發現例證了黔江人類痕跡的古遠,以及正陽恐龍化石遺址、出土的戰國虎鈕鐓于、唐鐘、佛道寺觀……無不展示出黔江源遠流長的璀璨文化。淪桑更迭,積淀出今天黔江文化的厚重。黔江地處張家界、長江三峽、重慶主城區三角地帶中心,武陵山脈腹地,區位優越,旅游資源獨特。黔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72.83%,他們創造了絢麗多采的民風民俗,使黔江的民族風情淳樸濃郁、民族歌舞獨具魅力、民族土特商品種類繁多、民族風味飲食別具一格。
黔江自然風光神秘怡人,擁有258個旅游資源單位,資源富集,種類繁多,以水域、山體和風情為主。境內山雄水秀,植被蔥郁,野生動物繁多,生態保持極為完好。其中地震堰塞湖小南海為重慶市第一大天然湖泊,碧水綠島,四圍青山,其地震遺址保存得極為完整。干支流縱貫黔江的阿蓬江河谷風光優異卓絕,在黔江境內形成了兩大原始峽谷、兩大天生橋群以及間歇泉、溫泉、地下暗河、溶洞等自然奇觀,令人叫絕。雄壯的武陵仙山奇峰異石,尚存的寺觀或遺址折射出當年的宗教繁盛。此外還有仰頭山森林公園、灰千梁原始森林以及八面山、麒麟蓋、石鐘山等豐富多采的自然旅游資源,令人目不瑕接,留連忘返。
黔江的旅游業雖然起步較晚,但旅游環境正日趨成熟,城鎮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景區建設穩步推進,星級飯店不斷興起,隨著國道319線的等級提高、渝懷鐵路建設的進展以及將要修建的舟白機場,將使黔江旅游功能日益齊備,形成良好的旅游接待條件。
氣候概況
黔江區地處渝東南武陵山區,屬中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性氣候。境內地勢較為復雜,海拔高度大多在500——1000米,相對高度差較大。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季風明顯,但幅射、光照不足,災害氣候頻繁。氣候具有隨海拔高度變化的立體規律,是典型的山地氣候。氣溫:全區多年年均氣溫15.4℃,極端最高氣溫38.6℃,極端最低氣溫5.8℃。月平均氣溫7月最高,為25.9℃;1月最低,為4.3℃。大于0℃的活動積溫為3201—5471℃,大于10℃的活動積溫為2134—5471℃。
無霜期223—309天,平均等273.5天。降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200.1—1389mm,月季分布不均,夏季(6—8月)515.2mm,集中了全年的42.9%;冬季(12—2月)67.0mm,僅占5.6%;春季(3—5月)328.0 mm;秋季(9—11月)289.9 mm。各月之中,6月最多,為205.8 mm,占全年降雨量的17.1%;1月最少,為18.8 mm,僅占1.6%。日照時數:多年平均日照時數1166.6小時,其中夏季最多,為501.9小時,占全年的43.0%;冬季最少,為135.2小時,僅占11.6%;秋季270.0小時;春季259.1小時。月際變化大,2月39.3小時最少,8月209.1小時最多。2至8月緩慢增加,8月之后則急劇減少。
投訴電話
黔江區旅游投訴電話:023-79237986
重慶旅游投訴電話:023-63866315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中心概況
大眾廣場位于黔江城西山坪,廣場整體呈矩形,中心部份大致為圓形,外方內圓,符合民族的文化傳統和審美心理。廣場院南北長期202米,東西寬敞205米,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 從新華大道西山轉盤折入西沙路步行街,一路緩緩而上,流水潺潺,草綠樹翠,百花競放,蜂蝶紛飛。
清新的人文自然景觀,濃郁的民族風情,讓游人無不心曠神怡。 步入廣場時,迎面可見一花崗巖石碑,上面鐫刻“大眾廣場”四個大字,是戰士書法家劉超的墨跡。原國務院總理李鵬同志手書的“繼續發揚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發展黔江經濟”的題辭,刻記在廣場醒目位置。 廣場倚山臨水,三面青山合圍,綠樹成蔭;青草茵茵,花團錦繡。雕塑,噴泉,彩燈,瀑布,把大眾廣場裝點得多姿多彩,氣勢非凡,是黔江“兩個文明”建設成就的象征,被人們譽為“黔江的客廳”。
特別是矗立在廣場正面,作為整個廣場背景的藝術墻,其石刻藝術,形象地表現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土家、苗、漢各族人民群眾的勞動場景和生活習俗,揭示了大眾廣場的主題意義。 白天的大眾廣場,雖沒有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喧鬧,顯得有些空曠,但是,到了夜晚,卻展現出千般英姿,萬種風情。安裝在周圍建筑物上的幾組激光探照燈光華四射,將廣場映照得如同白晝。中央噴泉噴射出五光十色的水柱,怒放成一朵色彩斑讕的巨形水花,十分迷人。隨著伴奏音樂的響起,云集廣場的各族群眾自發地排好隊形,跳起土家族擺手舞。動聽的樂曲,歡快的節奏,優美的舞姿,變幻的隊形,美不勝收,令人眼花繚亂,心曠神怡。
關鍵字: 利川 旅游攻略 黔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