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區旅游概況
永川概況
永川位于重慶西部,介于成都、重慶兩大城市之間,歷來是重慶西部和川東面地區重要的商業物資集散地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永川轄區面積1578平方公里,總人口107萬余人,非農業人口25.6萬人。
永川歷史悠久、山川秀美,人民熱情善良、經濟比較繁榮。永川因“附城三河匯碧、形如篆文'永'字”而得名。唐代大歷11年,公元776年置縣,距今已經1200多年。曾是江津專區、永川行政公署所在地,1992年建市,2006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撤市設區。幅員1576平方公里,人口108萬人,其中城區面積31.6平方公里,城區人口32.9萬人。2006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6.2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735美元,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6.38億元,工業總產值15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0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27元,城鎮化率達51%。
區域位置優越。永川位于長江上游北岸,東臨三峽庫區,西靠四川腹地,東距重慶市主城區58公里,西離成都市276公里,介于瀘州、自貢、宜賓、內江、南充、合川、江津等大中城市之間,處于川渝城市群核心位置,是重慶規劃建設的現代大城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
交通通訊便捷。永川處于成渝交通要道,成渝鐵路、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橫貫東西,黃金水道長江南流而下。永川長江大橋建設即將啟動,重慶港永川港區建設推進,是重慶西部交通樞紐。經西南出海大通道至廣西北海1300公里,經滬蓉高速公路至上海1900公里,經長江水道至上海2300公里。永川是重慶西部通訊中心,電信網絡健全,通信設施先進,已建成以光纖電纜為主、微波通訊為輔的有線和無線相結合的現代通訊網絡。
旅游概況
永川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昔有桂山秋月、竹溪夜雨、鐵嶺夏蓮、八角攢青、石松百尺、圣水雙青、龍洞朝霞等昌州八景,為游人游覽留連之地。今北有風光旖旎的茶山竹海,南有山青水秀的衛星糊、四季飄香的國家農業生態示范園--百里水果長廊和野趣十足的重慶野生動物世界;有全國首例發現的恐龍化石——上游永川龍;有全國著名金石微刻藝術家劉聲道的作品——三教鎮石龍山摩崖石刻;有杜甫所書的“萬年松化石”;有奇山怪石組成的男、女石筍山,有大文豪蘇東坡留連之地——來蘇梳妝臺,以及宋代石刻——佛巖寺等風景名勝。其中以“茶、竹、石”三大特色旅文化游資源尤為引人注目。是全國優秀旅游名市。
文化底蘊深厚。上游永川恐龍、石松化石世界聞名,茶文化、石文化、竹文化源遠流長。出土的石斧、石錨約六千年歷史,東漢石天祿、漢代畫像、宋代石窟、唐宋漢東城遺址、明代摩巖造像和白蓮教殘部遺址極具觀賞價值。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清朝臺灣知府黃開基、紅四軍軍委書記劉安恭以及被譽為“東方梵高”的知名畫家陳子莊、微生物學家陳文貴、地理學家徐近之、微刻藝術家劉聲道等名人。永川是中國國際象棋隊訓練基地、中國跆拳道訓練基地、中國美術家協會重慶創作中心。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百萬永川人民正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扎實的作風,更加振奮的精神,搶抓歷史機遇,堅持科學發展,努力開創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新局面,共鑄二十一世紀新輝煌!
氣候概況
永川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8.2℃,最高氣溫39℃,最低氣溫2℃。年平均降雨量1042.2毫米,平均日照1298.5小時,年平均無霜期317天。轄區內云霧山、黃瓜山、陰山、箕山等5條低山山脈呈東西-西南走向,成川字排列。
投訴電話
永川市旅游局 023-49881048
重慶旅游投訴電話:023-63866315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中心概況
重慶永川市渝西廣場總投入1.2億元,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綠化面積8200平方米。廣場里種植了蘇鐵、黃角樹等30多個品種的花草樹木;廣場設有大、中、小型音樂噴泉各一座,金字雕塑一座,大理石字賦碑一座;配有老年人、兒童活動的場所和休閑設施;該廣場是永川市的形象工程之一,廣大市民喜歡在此健身強體。整個廣場集休閑、娛樂、購物、綠化于一體。
關鍵字: 旅游攻略 永川 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