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溪
香溪位于西陵峽口長江北岸,距重慶市區572千米。相傳香溪上游寶坪村乃漢元帝妃子王嬙(王昭君)出生地。寶坪村又叫明妃村。杜甫詩云:quot;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quot;
香溪是一條十分美麗的小溪。它發源于神農架山區,流過石灰巖裂縫,經洞穴過濾沉淀,quot;水色如黛,澄清可掬quot;;由北向南注入長江,交匯處清濁分明,相映成趣。傳說昭君的珍珠曾失落溪中,故溪水四季湛藍碧透,水味含香。
香溪觀桃花魚亦是一大樂事。每逢暮春,香溪中生長一種水母型腔腸動物,其形如桃花,身分四瓣,晶瑩透明,隨波嬉戲,與片片飄零的桃花渾然一體。有詩贊曰:quot;花開溪魚生,魚戲花影亂。花下捕魚人,莫作桃花看。quot;香溪兩岸桔林片片,芳草萋萋,秀峰重疊,云纏霧繞,山光水色美不勝收。
據《漢書》載,王昭君于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與匈奴單于和親。和親促進了漢匈兩族的友好及經濟文化的交流,王昭君的義舉也贏得了后世人們的景仰。寶坪村一帶有關昭君的傳說和遺跡很多,有昭君寨、望月樓、梳妝臺、楠木井、珍珠潭、繡鞋洞、妃臺山、昭君臺等。
著藍花布衣的船娘搖著小船,咿咿呀呀聲中,搖過了古屋、古樹、古樸的橋洞。綠蘿中,我用力辨認著古橋的名字,卻看不分明,實在是年代太久遠了,字跡都已經磨淺淡了。
行著香溪,讀著山塘,遙想著當年的綺麗富麗,卻不能不感慨,歲月的力量。曾經的繁華呢?曾經的紅粉呢?如今,香溪名依舊,接駕的山房依在,御道依然,西施脂粉卻盡,康乾御駕早消,只留下舊痕殘跡,供今人憑吊,游覽了。“九里十三橋的香溪,榆蔭深深的山塘老街,枝蔓中都透著古意。只聽這些地名吧:榜眼府第,古松園,接駕亭,古御道,御碼頭hellip;hellip;,連一寺名也取得不同于一般寺院,叫:明月寺,給人以安詳的感覺。
一頭枕著靈巖,一頭接著斜橋,一個是蓊郁幽深,一個是繁華所依,枕香溪而臥的山塘老街,昔日的百船爭泊,商賈云集的紅塵盛況已然不在,今天,這里的古道上,是游人的腳步,綠水上,是游船的穿行。今人,以自己的方式演繹著古鎮的日子。
關鍵字: 山光水色 梳妝臺 西陵峽口 香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