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陸游洞
陸游洞位于巫峽西口與大寧河交匯處北岸,距巫山縣城2.5千米。由清水、金竹、玉林三個古洞組成。三洞既各自獨立,又交錯疊起,相互貫通,融為一體。洞內鐘乳石千姿百態,有形似犀牛伏臥的犀牛探洞,有身著古裝的蘇武牧羊,有玲瓏剔透的玉柱擎天等。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詩人陸游入蜀,曾泊宿于此洞,因此得名。游覽此洞,一般都從“清水洞入,由“人和洞出。清水洞因有一大股常流不斷的清水泉從洞中流出而得名。
洞口建有一水池,池中立有陸游塑像。洞內先幽深后寬敞,在彩燈的配映下,各種鐘乳石大小不一,形態各異,五彩繽紛,使人如入仙宮。連接“清水洞和“人和洞“的“路是一架高約70余米鐵制的盤旋式的“通天梯,人登其上,有一種懸空觀景,越攀越險的刺激感。人和洞十分平坦,洞短而景觀精致。出得洞口,置身于建在崖壁棧道邊的亭臺中,居高臨下觀那滔滔長江和巫峽口的風光,別有一番情趣。
關鍵字: 巫山 清水洞 鐘乳石 陸游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