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中永生——參觀中美合作所舊址
歌樂山烈士陵園——“中美合作所舊址”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萬萬的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用鮮血成就的。我們不應忘記,也不能忘記那段曾經的歷史。雖然他們已經逝去,但他們的革命精神卻在烈火中永生。
歌樂山烈士陵園,以前稱“中美合作所舊址”,曾經有無數革命人士在這里被害。“中美合作所舊址”東西長約7公里,縱橫約10公里。在這個“特區”建筑房屋800余間,將包括渣滓洞、梅園、楊家坪、造石場、白公館、五靈觀、紅爐場、王家院子、熊家院子、小楊公橋、朱公館、步云橋、嵐埡等地在內的大片土地劃為禁區。周圍完全用碉堡、崗亭和鐵絲網封鎖著,任何人也不能通行。在“特區”里面,有渣滓洞、白公館等大小20余所監獄。于1954年修建歌樂山烈士墓、烈士紀念碑和展覽館,1984年改稱現名。
二戰時“中美合作所”,一方面對日進行“特種戰爭”和“心理作戰”,另一方面則是由美國為國民黨當局訓練特務。該所除在其舉辦的兩期正式訓練班中培訓了具有特種技能的專門特務1000多人外,還集訓了軍統局的“忠義救國軍”、別動軍的武裝特務三、四萬人。自抗戰勝利后,這里便完全成了國民黨政府專設關押、刑訊、殘殺革命人士和共產黨人的罪惡機構。
1943年底,“中美合作所”改為第一看守所,設牢獄20余個,白公館和渣滓洞為其中最大兩個。在這兩座牢獄舊址內,有大量的實物和圖片,記載著美、蔣特務大肆迫害革命人民的罪行。先后被國民黨反動派在這兩座牢獄里殺害的知名人士中,有抗日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我新四軍軍長葉挺、四川省委書記羅世文、四川軍委書記車耀先、江竹筠等。1949年11月重慶解放前夕,美蔣特務在倉皇逃竄時,一次就屠殺了300多位革命同志,制造了慘絕人寰的“一一·二七”大血案。如今,每年來此參觀美蔣罪行,憑吊烈士英靈的游人逾百萬人次。
交通:
乘由牛角沱開往雙碑的217路車,沙坪壩開往雙碑的221路車,乘沙坪壩開往先鋒街的227路車在烈士墓站下車即可。
美食:
歌樂山辣子雞
十一二年前重慶歌樂山三百梯一家路邊小店,推出了以麻辣為主的辣子雞。此菜用料特別講究,主料一定選用家養土仔公雞現殺現烹,以保持鮮嫩肥美,輔料非川產二金條辣椒、川產茂汶大紅袍花椒不用,這樣烹出的菜品,香氣四溢,誘人食欲,麻辣酥香,鮮嫩化渣。別看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做起來很考驗廚師的功力,尤其是對火候的把握,上乘的辣子雞必須色澤鮮艷,與辣椒交相輝映、不能發黑,雞塊必須入口酥脆、帶有干辣椒過油的清香,甜咸適口。火候非常難掌握,可以說是“多一分則焦,少一分則不熟”。
大盤盛菜,辣椒多于雞肉,食客在滿盤紅亮的辣椒中輕挑慢選,尋找雞丁是它突出特征,回味悠長而使食客津津樂道。
辣子雞是最早出名的菜肴之一,可以說是重慶菜中的大哥大。辣子雞問世,帶出一大批菜肴、形成的辣子系列菜如:辣子田螺、辣子肥腸、辣子蹄花、辣子魚丁、辣子竹蝦仁等。
關鍵字: 旅游攻略 白公館 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