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重慶夔門秋月!
美哉,夔門秋月
美哉,夔門秋月
賞古夔州十二勝景之一的“夔門秋月”,最佳時間當數中秋佳節。假使中秋這天無雨也沒有云的話,這夜的夔門月是一年中最大、最圓、最亮的……
在這座古老的詩城已生活了七年,對夔門秋月似還沒有個真真切切的感受。對她,似乎司空見慣,也就無所謂“驚”了。
夔門秋月實在很美!
乙亥中秋節,我著著實實地對她有了個真切的身臨其境的感受。“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月沒有夔門中秋月美,那只是一種借月抒發一己之情的小美:“舉頭望明月”的月沒有夔門中秋月美,那只是一種游子思念故鄉的情美:“春江花月夜”的月沒有夔門中秋月美,那只是一種飄泊在外的人迷戀山川的柔美……夔門秋月之美,美在大美,美在壯美,美在奇美……
賞夔門中秋月,最好的時辰當屬傍晚時分,最好的地點不是城里,應是鄉野。
那天,太陽還未落山,出古城大東門,我偕同妻兒便早早地來到了菜園沱。這兒沒有高樓大廈的遮擋,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不是鄉野,勝似鄉野,是欣賞夔門秋月的最佳地點。在這兒只需兩眼平視,便可將巍巍夔門盡收眼底,一眼即可望見赤甲山雄踞長江北岸,白鹽山高矗長江南岸,那兩山相對而峙,像駱駝的雙峰若即若離……
太陽剛落山,夜幕便徐徐地拉開了。
這時,只見赤甲山與白鹽山之間的天際泛起了一抹淡淺的紅暈,似朝敦初露的那刻,如少女含羞的笑靨……漸漸地,一線血紅的光斑從赤甲、白鹽的肩胛上冒出,像一彎美女細細的嬌眉;慢慢地,又見那彎細細的嬌眉一絲絲上升,變大,長出了許多的睫毛,成為一彎淡紅色的娥媚;那娥媚繼續上升,變大,接著就成了個大半的圓,欲缺欲圓,欲圓未圓,似乎“天狗吃月”的那月,一小半被“天狗”吞進了肚中……當在不留神的一眨眼工夫,但見那“天狗”將吞吃的那一小半月倏地從口中吐出來了,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像那叱腳踏的那只“風火輪”,又像一個涂上油彩的夔門中秋月餅,被赤甲、白鹽雙手合捧。頓時,那血紅的月光四散開來,彌漫在天地之間,似給整個兒峽野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茵紅的乳紗……那圓月繼續升高,猶似赤甲、白鹽兩手高舉,將那月高高地、輕松地托在手上,像一顆紅光四射的寶珠;不一會兒,那寶珠的血紅漸漸褪去,發出一道道耀眼的白光,將夔門峽野照耀得如同白晝。哈,這時我似乎才看清楚,夔門秋月真的好大呀,大如一只農家的簸箕;好圓呀,圓若一面金色的銅鑼;好亮呀,亮似一面閃光的明鏡;好美呀,像少女出浴的嬌羞,青春的花朵初綻,嬌艷欲滴……
好一個如詩如畫似夢似幻的人間仙境。
此時的夔門,峰巒朦朧,大江滔滔,青山輝映,月華溶溶……置身此間,似走進了一個世外桃園,如進入了一處仙境福地。夔門中秋月太令人陶醉了,我與妻兒樂在其中,流連忘返……
是的,夔門之美,美在雄奇。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做忠州刺史時,曾客游夜中的瞿塘。面對夔門,他寫下了“瞿塘天下險,夜上信難哉;崖似雙屏合,天如匹練開……”的千古名句。是呵,月中的夔門,兩山高聳,猶如兩扇屏風屹立;一線夜天,好似一匹絹綢展開……
夔門秋月之美,美在中秋。歷代詩人墨客對夔門秋月曾作過維妙維肖的描繪,清代詩人王知人的“峽門秋月”恰似一幅工筆:“扁舟晚泊峽門秋,冷月寒山月欲浮。掩映石花窺石壁,參差楓葉隱飛樓。青猿喚破三生夢,白露重添一段愁。吹徹玉笙銀漢曲,與風展翼到丹邱”。張宗世的“峽門秋月”更像一幅水彩:“燭龍不照古陰崖,偏有明蟾度嶺來。三峽憑將秋送入,雙門似被月推開。當關以望珠懸闕,排闥而登鏡在臺。好景一年剛一見,莫辭風露立蒼苔。”
“惹言風景異,三峽此為魁”。
啊,夔門秋月從古至今都美!真是美不勝收啊!
關鍵字: 中秋月餅 流連忘返 風火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