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古鎮】古樸制秤坊的祖傳手藝
古樸制秤坊的祖傳手藝
巴蜀大地的古鎮,很多都是靠水的,安居古鎮也不例外。浩浩涪江和瓊江從遠方洶涌而來,在這里交匯形成寬闊的水域,然后滔滔東流。就在這兩江交匯處的南岸上,一座占地近三個平方公里的小鎮依山而立,成了水碼頭。安居古鎮位于銅梁縣北部,距縣城二十余公里。據《方輿紀覽》載,安居鎮“東起飛鳳山,南繞煙坡包,化龍山,西跨小溪,接冠子山,北面涪江,山勢高峻,壁立江岸。” 安居古鎮因境內的大安溪(瓊江)而得名。安居古鎮距今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重慶市北部重要的口岸城鎮,自古便有“安居依山為城,負龍門,控鐵馬,仰接遂普,俯瞰巴渝,涪江歷千里而入境。”安居古鎮背依俊秀的山脈,北臨平靜而悠遠的涪江、瓊江,烏木溪穿鎮而過,是古鎮位于山與水構成的整體環境中。古鎮最具特色的古建筑集中在引鳳門、后河溝、會龍橋、火神廟街、文廟至萬壽宮一線。古鎮的古城墻已經破落了,只有很一小段城墻門依在。就這破落的古城門也布滿電線,古城門上也修建了房屋。古城門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雄姿和偉岸。古鎮的舊屋老宅還有不少,大都因地勢而建,縱向為街、橫向為巷,平地為民宅,山地為廟主動。臨街店鋪門窗木雕精工彩繪,雖顏色剝落,仍可想象當年豐采。巷里民居四合院,天井居中采光排水,縱橫居住四戶人家。依山而筑的房屋,結構上都以封閉院落為單位,沿中軸線布置,幾重進深,主次分明,有院、有廊、有多重偏院,各院之間有巷相連。大戶庭院已經不多見了,古街的木門依稀。在會龍街,看見一間古樸的制秤坊,主人十分精細地在校對秤,反復修正和校對,以確保秤的精確性。主人告訴我們,他的制秤坊是古鎮獨一無二的,他制作秤的手藝也是祖傳的。看見主人制作秤的認真勁和一絲不茍的精神,深切地感受到百姓心里也有桿秤。
安居鎮 (21)
安居鎮 (22)
安居鎮 (23)
安居鎮 (24)
安居鎮 (25)
安居鎮 (26)
安居鎮 (27)
安居鎮 (28)
安居鎮 (29)
安居鎮 (30)
安居鎮 (31)
安居鎮 (32)
安居鎮 (33)
安居鎮 (34)
安居鎮 (35)
安居鎮 (36)
安居鎮 (37)
安居鎮 (38)
安居鎮 (39)
關鍵字: 萬壽宮 中軸線 四合院 安居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