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福寺
弘福寺于公元1672年由赤松和尚所創建,距今已有300余年的歷史,是黔中著名古剎。弘福寺坐落在象王嶺、杖缽峰、寶塔峰三峰相交的平地上,三面環山,綠蔭如蓋。這塊平地是一個喀斯特漏斗,向九曲徑方向缺一小塊,西大東小,西高東低。著名地學教授李四光先生稱這是一個粒雪盆地。這塊平地,任有多大的山洪暴發均由喀斯特漏斗或缺口泄去,損不了弘福寺的半根毫毛,這是一塊風水寶地。
弘福寺在這塊風水寶地上依地勢而建。弘福寺坐西朝東,整個布局猶如一個“甲字。寺院分南、中、北三軸;前、中、左三進。高大的山門立于“甲字的下垂處,為三疊式的石牌坊,上鐫刻董必武先生書“黔南第一山五個鎏金大字。進山門為一四合院,前殿兩廂。正殿為金碧輝煌的“大雄寶殿,正中供奉釋迦牟尼佛金塑像,金光閃閃,兩側為十八羅漢像。正殿靠南是一院落,三面有廊廡相連,供游人休息和飲茶,院內有兩大株金桂。大殿后石臺豎石碑兩塊,刻朱德、董必武游黔靈山詩,還有多塊詩碑。在中軸主建筑的左側有“曲尺亭畫廊、月池等建筑;進山門右側靠北干臺上,有鑄造于明成化5年(公元1469年)的大銅鐘一口。游人撞擊,聲音宏亮,響徹山宇。
寺內于1980年新從緬甸請來玉佛,提高了知名度,為海內外游客所向往。寺外還有五組建筑:塔群、生生泉、月明池、亦云棲、木亭、石亭、瞰筑亭、望城臺等。董必武在1959年詩云如下:競上黔南第一山,老夫腰腳
尚稱頑。泉清樹古葉微晚,寺外雙峰峙若關。
關鍵字: 喀斯特 四合院 弘福寺 象王嶺 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