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之旅探秘你所不知道的寨子藏在深山不為世人道也
巴身小 苗寨
在貴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治自縣228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支系復雜的苗族同胞,共有5 個次方言,8個土語,形成了一塊多彩的民族家園,被苗族學界稱之為苗族文化的三大文化積成地。巴身小(左“身”右“小”合成一個字,讀lang)是其中的一員。
紫云一個吉祥美麗的名字,地處貴州高原向廣西陵南傾的斜坡地帶。地勢成馬鞍,南北兩端高,中部低。巴身小就在紫云的北端,四周高山聳立,群山環繞,山高平均在1300米左右。巴身小就居住在較為平緩的半山腰。距居住地三公這地方,有一條清翠的小河,叫翠河,是巴身小人賴以生存的母親河,天大旱,巴身小人要用木桶到這里背水度日。
紫云是世人少知的地方,而巴身小更是罕為人知,地圖上也找不到他,為了旅游的開發,縣人民政府近來為他們修通了進山的公路,打通聯系外界的紐帶。
獨特的地理環境,與眾不同裝束和傳統習俗,特殊的歷史背景,使得他們以外人很少往來。巴身小有上下巴身小之分,在行政上錄屬于貓營鎮的牛角井村。
貴州自古是夜郎國的疆域,但是這個神秘的國度遺留存世的物證少得可憐,除了“夜郎自大”的成語和《后漢書·華陽國志》寥寥幾行記述外,它的-切,似乎都湮滅在歷史的塵霧中,連活動中心遺址至今都無法找到,成為史學界的千古之迷。
然而就在各派專家學者為了夜郎國眾說紛紜的時候,貴州省突然傳來了在紫云、鎮寧、西秀三縣(區)交界處,在方圓600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嶺中,居住著一支約23000余人的禮儀風俗都非常獨特的苗族同胞,千百年來他們堅信自己就是夜郎王的后裔,并持有夜郎王印,巴身小就是其中之一。我們環山行走在劈山炸石而成的馬路上,轉一個大彎就看見巴身小了。霧把巴身小鎖得嚴實,山頂是看不清楚的,寨子藏在樹林里,相接相疊,沒有絲毫撇捺的零亂,羞羞答答地露出房角
關鍵字: 多彩 布依族 苗族文化 貴州省 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