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
鳳凰山位于西充縣境內的多扶鎮,明末清初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殉難于此。張獻忠,字秉吾,幼年家境地貧寒,明崇禎3年,聚米脂18寨農民起義,號“八大王,崇禎6年至17年曾五次入川作戰。清順治元年,張獻忠率數十萬義軍第五次入川,以鳳凰山為大本營,大戰清軍。清順治3年12月1日,張獻忠于鳳凰山帶箭嶺中箭犧牲。
鳳凰山,海拔414米,蜿蜒數十里,形若鳳凰,故名。山上東、南、西三面筑有石寨門,周圍懸崖峭壁,易守難攻。山頂為平地,為“營房地,曾是張獻忠所營處。頂峰名“插旗山,是大西軍掛軍旗處。東面山嶺,被人們稱為“帶箭嶺,傳說張獻忠大戰清軍在太陽溪中箭后,由將士攙扶回指揮營地途中犧牲于此。
多年來,鳳凰山一帶民眾常常拾得箭頭、馬蹬、大刀、鐵茅等遺物,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參觀游覽,尋探古戰場遺跡。1983年,西充縣人民政府將鳳凰山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立簡介,樹標志,封山育苗,建設鳳凰山風景區。今日鳳凰山早已林木蒼翠,松柏長青。昔日的古戰場雖已成為歷史,但那刀槍相碰之鏗鏘,人仰馬嘶之激越,仿佛仍在游人腦際回蕩。,眺覽南充城區風光。“登臨環顧千峰秀,鐘聲散入五云端,為南充又一景觀。
關鍵字: 鳳凰山 文物保護 西充縣 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