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襄石牌坊
今天石牌坊經歷許多風雨,顏色已經褪去,有的地方已經風化,有的地方被人毀壞,不管怎樣,它的文物與藝術價值還是很大的,難怪在古時就有成都出南門第一坊美稱。
據當地老人們講,清朝道光29年,偶然發跡、捐貢出身的黃體誠,為感念寡母、恩嫂的養育之恩,打點清溪縣令(漢源縣古為清溪縣)上報清廷,經道光皇帝批準并頒發圣旨,修建的雙節孝石牌坊。
坊上雕刻內容非常豐富,多為鏤空或半鏤空的深浮雕,雕刻技藝十分精湛。有浮雕169幅,圓雕13座,雕刻人物571個。內容以戲曲題材為多,也有出自小說、傳說故事等。據民諺傳,坊上雕有48本戲的場面。現經四川省川劇藝術研究院考證的有:《雪梅教子》《斬經堂》《岳飛辭家》《天門陣》《秦仲別家》《武采桑》《卸甲封王》《渭水河》等18個戲曲場面。眾多人物雕刻表情各異,個性鮮明,造型生動;各種裝飾造像也雕刻得玲瓏剔透,相映成趣。坊上雕飾全部上彩。牌坊上的題刻有陰刻楹聯4付,匾額12道。牌坊中間最高一層下方的南北為前傾15度鏤空八龍盤繞的火焰邊quot;圣旨quot;豎匾,兩邊有鏤空園雕的文臣武將護衛。此下正中南北為“節孝匾額,再下南北為黃家姑媳守節盡孝事跡橫匾,最下邊的枋上南為quot;姑媳冰霜quot;,北為建坊工程記。東西兩側門上方各有一橫匾,北面分別為“渾金、“摸玉,南面分別為“鐘禮郝法。陰刻楹聯分別刻在四根立柱的南北兩面。北面內聯為:“誓地下為未亡人,孝養承歡,婦職克兼子職;幸膝前有成立子,義方是訓,女宗不愧儒宗。下款為:清溪縣知事謝聯全題。外聯為:“此日龍光標綽楔;他年芬浩表隴阡。下款為:清溪縣學政楊延三題。南面內聯為:“竹柏凌霜,勁節永延千歲蔭;芝蘭耀秀,榮封仁荷九重褒。下款為:四川學政文清顏題。外聯為:“光爭日月昭千載;志凜冰霜蘋一門。下款為:清溪縣知事吳云程題。整座牌坊造型美觀,莊重華麗。
關鍵字: 清溪縣 穆桂英掛帥 膾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