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襄石牌坊
石牌坊最引人入勝的是集中雕刻于下邊2層上的川劇經典名劇的精彩坊景浮雕。浮雕以“忠、孝、節、義為主題,選擇了48部傳統川劇戲曲的169個精彩場景,雕在牌坊的各處。有關學者對牌坊上的169幅浮雕戲劇場面一一考證,已考證出的劇目有20多部;浮雕上雕刻的人物有570多個,個個面目清晰,個性鮮明,栩栩如生,充分展現出我國古代石刻藝術的精湛。戲曲選目豐富多彩,有許多是古代膾炙人口的故事。如表現古代婦女的忠烈節義及巾幗不讓須眉的“十二寡婦征西的《穆桂英掛帥》;宣揚“百善孝為先人倫道德的《木蓮救母》、《安安送米》;歌頌中國人義字當先、大智大勇的《三英戰呂布》、《趙云六保阿斗》、《空城計》;表達人們祈望福祿壽喜的《蟠桃會(大和圖)》等。
忠孝節義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范。忠主要指臣對君的竭誠;孝指子女對父母的順從;節主要指妻子對丈夫的服從;義具有封建道德準則的意義,這里主要指君臣之間或不同階級、階層的人們之間的一種道德責任。提倡“ 忠孝節義 的實質,在于強化封建禮教,增強封建道德對人心的約束力。忠孝節義明清時期開始盛行,它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九襄這處牌坊可以看見是這個時候這種禮教的反映。
關鍵字: 清溪縣 穆桂英掛帥 膾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