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寨
三多寨坐落于自貢市大安區三多寨鎮牛口山,踞三縣交界之地,海拔436米,占地1.25平方公里。建成于清咸豐九年(1859年),百年古寨,考其名由,合三姓共建之功,寓莊子三多之意,多福、多壽、多男子也。工程浩大,建筑雄偉,歷史悠久。遐邇聞名。有“川南寨堡之冠美譽。
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爆發的消息傳來后不久,自流井的大鹽商就感到岌岌可危,開始籌議筑寨。咸豐三年(1853)年,由李振亨倡議發起,約集顏昌英、王克家等四人,搜羅款項,募集員工,在地勢險峻的牛口山上修筑寨堡。歷時七年。耗費白銀七萬多兩,費時一百一十多萬,才把寨筑成。
因為倡筑和主持的是李、王、顏三個經營鹽業的富豪家族,他們唯愿家族興旺、子孫繁衍,故取名“三多寨;也有人說寨名是暗寓福、祿、壽三多的意思。又因該寨是李振亨等五人倡修,后來還在寨內修了一昨“五公祠,供奉五人牌位。“三多寨的石墻周長一千三百丈,高約三丈,厚八九尺,分東南西北四道寨門,門上修有箭樓和炮臺,共有垛口二千五百五十五個,內有農田四百畝,修建房屋數萬間,自開水塘,廣儲糧草。
寨內還設有八景:“尖山晚照、“雙塘映月、峻嶺橫煙“、肖巖滴翠“、馬鞍曙色“、“仙洞云峰、“古井泉香、“佛寺曉鐘。整個寨堡的建制,儼然是一座封閉的城垣、獨立的王國,易守難攻,全川罕見。
“峻嶺橫煙在寨東的松樹山,林木森郁,山勢雄奇,絕壁兀突,早晨日出之時,崖煙浮起,遠近嶺峻,皆隱匿迷漫半山,如紗如木,久久不散,幾座落式建筑物就像矗立在大海之中,此時人立崖邊,好象身在半空,耳中聽到鳥兒悅耳動聽的叫聲,如臨山景。年逾古稀的著名書法家陳俊熙老先生在古寨各景《記實》詞中對該景賦予了新的意境:“晨曦里,峻嶺看橫煙。朱閣數從蒼海插,白云一列赤空懸,鳥音若管弦。
咸豐十年(1860)李永和、蘭朝鼎義軍攻進自貢地區時,富商巨賈攜家逃竄到三多寨的就有一千多家。
關鍵字: 書法家 五公祠 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