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文廟
崇州文廟背靠罨畫池,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四川省內保存最完好的四座文廟之一,成都地區獨一無二。占地10余畝,現有建筑面積2400余平方米。
崇州文廟興建于明洪武初,現存建筑為清康熙年間和光緒年間重建,氣勢恢宏,蔚為壯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政府撥款維修,在大成殿、啟圣殿及東西廡為孔子及其父母、弟子塑像60余尊,歌頌孔門風范,描述儒學發展。并在欞星門前后兩側刻孔子語錄100余條,宣揚孔子思想,使文廟具有更深刻的文化內涵。
崇州文廟興建于明洪武初,經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大修初具規模,后毀于戰火。現存建筑為清康熙年間開始重建,直至光緒年間陸續建成。原來的州文廟南起南米市街南口,北至罨畫池南畔,中軸線約1里長。其主要建筑依次為:“萬世師表等三座牌坊、“宮墻萬仞照壁、欞星門、鼓樂亭、泮池、戟門、大成殿、鐘鼓樓、啟圣殿、尊經閣。這些建筑貫穿在近500米的中軸線上,蔚為壯觀。如今,廟內建筑保存完好。
自本世紀80年代以來,政府拔款維修,在大成殿、啟圣殿及東西廡為孔子及其父母、弟子塑像60余尊,歌頌孔門風范,記述儒學發展,并在欞崖門前后兩側刻孔子語錄100余條,宣揚孔子思想,使文廟具有更深刻的文化內涵。
目前,這里正形成中國西部孔子文化中心。從1999年起,這里將于每年9月在孔子誕辰之日前后舉辦具有國際規模的孔子文化節。
關鍵字: 萬世師表 中軸線 文化中心 文化內涵 鐘鼓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