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轉山會
四川西南部的瀘沽湖畔至今居住著一個自稱摩梭人的少數民族,并保持著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的特點和原始“阿注”婚姻。節日之夜,摩梭人便會野餐露宿,青年男女談情說愛,互訴衷情。 摩梭人崇拜大自然,信奉神靈,相信天地萬物、日月水火、風雨雷電皆有神靈主宰,所以長期以來逐漸形成了形式各異的祭掃方式。而每年農歷7月25日舉行的轉山節,就是摩梭人崇拜自然實體的公共祭掃活動。
屆時,人們身著艷麗的服裝,佩戴金銀首飾,攜帶各種祭品和豐盛的酒肉佳肴,從四面八方匯集到永寧壩,組成浩浩蕩蕩的朝拜隊伍,或騎馬或步行,向永寧盆地東方神奇俊秀的格姆女神山進發,去祭拜格姆女神。 朝拜隊伍由頭戴雞冠帽或撮箕帽,身披紅色袈裟,騎著高頭大馬,吹著螺號和噴吶的喇嘛開路,接著是永寧地區的民族上層人物,其后是馬隊及步行的人們。規模龐大的隊伍在一片吹響、鼓欽和馬鈴聲的歡騰之中,整齊地來到格姆山神廟前,舉行祭拜儀式。 朝拜者燒香祈禱,紛紛向格姆山磕頭跪拜,心中默默禱告,愿山神保佑自己富裕安康,免災除病。虔誠的善男信女們,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各色佛紙(上印經文)及經幡,用線串起來掛于神廟周圍的樹枝上,祈求山神保佑,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喇嘛們則面向東方,坐成數排,誦經祈禱,神態十分莊嚴而肅穆。格姆山云霧繞繞,香煙飄動,顯得更加神秘而靜穆,人們都沉靜在一種神圣的氛圍里。 莊嚴的祭拜儀式結束后,人們便以家庭及親友為單位,自由組合,三五成群,圍聚在格姆山腳寬敞的草坪之上,生火做飯,舉行豐盛的野炊。信男善女們攜情侶或騎馬或徒步,順時針繞瀘沽湖邊走,夜宿湖畔,共享琴瑟之樂。
關鍵字: 大自然 婚姻 少數民族 摩梭人 瀘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