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溝——西行漫記(八)
海螺溝——西行漫記(八)
雪山草原
21∶00到達海螺溝接待中心——磨西鎮,此地海拔1600米。入住新建的嘉苑酒家,氣溫高了不少,但仍要蓋被子。晚飯桌上,大家都為剛才的一段路而后怕(強強又沒吃)。
晚飯后飯店老板告訴我們一個喜訊:明天早晨若太陽出來,站在四樓平臺上就能看到“日照金山”這一天下奇觀(看此景是我本次旅游的又一大目的),我們大家心里默默祈禱著。
8月4日早七點登上四樓平臺,果然看見了壯觀的“日照金山”!初升的太陽照在海拔7556米的貢嘎神山上,山上的白雪反射出金光,這就叫“日照金山”,美倫美幻,是川西一絕,因受天氣和視角的影響難得一見,竟被我們這么容易地碰上了,真有點“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感覺,也算是沒看見四姑娘山全景的補償吧。強強、旺旺、偉哥、萬光他們躺在床上就能看到“日照金山”,真叫人羨慕。
八點半乘觀光車進山,我們一路向海螺溝進發,又窄又陡的盤山公路盤旋在原始森林之中。這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也是地質公園)有四大特色:一是雪山,二是冰瀑布冰川,三是原始森林,四是溫泉。此地看到的雪山是四川第一高峰貢嘎雪山(貢嘎主峰周圍還挺立著45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極高峰),由于海拔太高,山上積雪很深,白雪皚皚,非常漂亮。但也是由于海拔太高,峰頂上氣候變化無常,常常云霧籠罩,很難看到雪峰(導游說要有佛緣、要有佛主保佑才能看到)。這里的冰瀑布寬1100米,高1080米,面積是黃果樹瀑布的181倍,舉世無雙,冰瀑布下連著一條數百米寬近萬米長的冰川舌,從海拔3800米下伸到海拔2850米,伸入原始森林六千米,是世界上僅存的海拔最低的冰川(它形成于1600年前,是海洋性冰川,貢嘎山下有現代冰川74條),因冰川舌伸出來是彎的,形如海螺肉而得名。這里的原始森林樹高均在二十米左右,有粗有細,樹干都筆直,是我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原原始森林。這里有溫泉點數十處,水溫大都在40~80℃之間,也有90多度的沸泉,冷熱集中于一地,甚為神奇,在海拔1800米到2600米之間建有多個溫泉沐浴池,更有世界上唯一的一個溫泉標準游泳池,它周圍還有七、八個大小不一、形狀各異、水溫不同的小池,這些溫泉池都是露天的,淹沒在原始森林中。
9:40到達三號營地,此處海拔2980米。前方出現兩條道,一條是沿密林爬一小山坡,再步行3500米至冰川舌的底部(海拔2850米),去腳踩冰川、觸摸冰川、看冰塔林;另一條是乘索道上至四號營地,在四號營地可看到冰川的全貌,還有冰川上方連著的大冰瀑布,以及大冰瀑布上方的貢嘎雪山,同時也可下到冰川上,在冰川舌的中部與冰川零距離接觸。強強、偉哥、芳芳和小青選擇了富有挑戰的步行,其余四人選擇了索道(一個來回每人160元)。我們于9:50分手,約定13:00在此集合用中餐。
我們四個坐在纜車里,俯視整個冰川,長長的冰川舌宛如巨大的海螺肉靜靜地臥在山谷之中,由于山上泥石流的侵蝕,冰川舌呈灰色。10:30分到了終點觀景臺(海拔3700多米),向前看貢嘎雪峰、大冰瀑布、冰川長舌三者重合呈階梯狀,在太陽的照射下,發出刺眼的光芒,瑰麗輝煌,挺拔堅韌,神圣威武(許多人戴著墨鏡以保護眼睛)。天空中的云霧在主峰周圍飄來飄去,使主峰若隱若現,一旦云霧散開,便引來一片歡叫聲。那冰瀑布似萬馬奔騰,卻又悄然無聲;似翻江倒海,卻又安然不動,氣勢恢宏,憾人心魄。隨后我們下到冰川,冰川的表面在融化,上面有不少石塊、泥沙,又濕又滑,冰面上有許多裂縫,深不見底(冰川的厚度在100~300米之間),由于融化和冰雪崩塌把冰川打造得千瘡百孔、千姿百態。在山上我們足足玩了兩個小時,看了又看,拍了又拍,過癮,真是過癮!我們始終沒看到雪峰的全部,但我們看到了最高的尖頂,看到了三角形山頂的右半部分,跟我們一起上來的導游說她也沒見過幾次全貌,能看見半個頂峰已經很不錯了——佛在保佑我們。
13:00回到三號營地吃中飯,步行的四位在冰川上盡情地玩耍,也很開心。吃中飯時,導游告訴我們,昨晚進溝時的那段險路果真塌了,一直搶修到今天10:30才通車,我們聽了既高興又擔心。
飯后我們乘車穿越原始森林下山,行至“貢嘎神湯”時,我、強強、萬光、芳芳和小青每人花65元錢,在海拔1800米的標準溫泉游泳池中游了一回,又去周圍水溫不同的各個小池里泡了一下,一個多小時的溫泉浴那感覺——爽!(就是游泳時感到氣短特別累)
16:00汽車送至磨西鎮的金花寺,這是一座集藏傳佛教、漢唐佛教以及道教于一體的寺廟,在這一帶很負盛名。1935年5月毛澤東在搶渡大渡河的前夕,帶著林彪曾來此求簽拜佛。(在藏傳佛教中,觀音菩薩是位帥小伙。)17:00來到鎮上的天主教堂——當年長征制定搶渡大渡河戰術的磨西會議舊址及毛主席當年的臥室,在這里我們拜讀了紅軍在四川的長征故事,尤其是飛渡瀘定橋戰斗的詳細資料,深受教育。
至此,此次旅游的正式游玩全部結束。晚飯時我發布最后一號團長令:“回去的四張臥鋪票給強強、旺旺、國國和萬光”。眾人無意見,把車票發給了各人,我這個團長的權力行使完畢。
晚飯后去鎮上轉了轉,買點水果。回酒店后還是住昨天的屋子。
太陽下山時,我一人去四樓平臺,想看“夕陽照金山”,可惜沒看到,店主說夕陽照不到山頂。
一夜沒睡好。先是興奮:游玩內容全部結束,尤如一套豐盛的大餐,把眼睛喂得飽飽的,把心情調得甜甜的,一天天的經歷、一幅幅的美景在頭腦里過電影,揮也揮不去。后是擔心:擔心明天回成都的路,尤其是出海螺溝的那段閻王路及上318國道前的單行道,萬一堵車不能趕到成都按時上火車,損失就大了。午夜里來了批游客,問店主怎樣才能一早趕到山上看“金頂”,店主說進山大門要7:30開,乘車趕到山上要兩小時,是來不及看“金頂”的,但只要出太陽,不用上山在我樓頂上就能看,我這旅店蓋的位置就是好,可這伙人沒一個相信,爭了半天還是不信,弄得店主哭笑不得。后半夜來了只蚊子,腳底心被叮了一口,奇癢無比。
早晨起來,發現天陰了,登上四樓平臺一看,哪有“日照”?哪有“金山”?霧蒙蒙的什么也看不見,那幫人還想看“金頂”呢?見鬼去吧!我們的運氣,真他媽的好!
吃完早飯上車出發了,離開磨西了,告別雪山、草原,我們回家了。行至閻王路,大家都提心吊膽的,還好前天晚上塌方后路已修好了,有驚無險地出了溝,又來到了大渡河邊。往右沿大渡河向下便是安順場,安順場離瀘定300余里,當年為奪瀘定橋,紅軍曾一晝夜急行軍240余里山路,創造了長征中行軍的最快速度。我們拐向左,駛進單行道,一路順利,于9∶00駛上了318國道,沿途在兩商場買了些土特產。
汽車沿318國道(川藏公路)一路下行,穿過海拔1900米,長4176米的二郎山隧道(二郎山海拔3474米),這是國內最長、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五十年代修建的川藏公路是中國人的一大驕傲。在隧道口刻有歌曲《歌唱二郎山》,(從早上起,強強就一直在唱著“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萬丈……”)我們在此合影留念。一路發現天沒有前幾天晴了,我們暗自慶幸。穿過二郎山隧道,進入青衣江流域,中午來到雨城雅安,吃中飯,后上成雅高速公路,直奔成都。
進入成都市區,下起了大雨。車行至站前廣場,雨停了。我們下車與羅師傅、田導游謝別,進站候車,此時16∶00,離開車還有兩個多小時,大家都定心了,上街的上街,進食的進食,休息的休息,悠哉悠哉。
18∶00檢票上車,我和偉哥、芳芳及小青來到17號車廂就坐,隨即我去12號車廂登記臥鋪。18∶40k292次列車準時從成都開出,8月7日早4∶20列車到達常州,我們幾個各自回家,旅行團散團。
后語:第一:我們這次旅游那真叫圓滿、過癮,大家都給予了最高的評價,一致認為線路合理,風景絕佳,內容全面,運氣特好,十分滿意。
這條線的起點四姑娘山和終點海螺溝,二十年前就出名了,但由于公路差、海拔高嚇跑了不少游客,正因為這樣才使得至今仍保持著原始風貌。我們這一路上碰到的游客不多,40人以上的大巴車一輛也沒見,轎車底盤低進不了,盡是些越野車、商務車,都是五、六個人的小團體,因為有些路段太窄太險太顛。(有人預言,十年后的這條線就是現在的九寨溝,人滿為患,失去原始風貌了。)這條線上景點很豐富,且都是絕色美景,自然的有群山雪峰(導游說我們共看到三、四十座雪峰)、原始森林、草甸野花(青藏高原上的草原和蒙古草原不同,前者山多平地少,海拔高,因此草原的面積不是很大,且只能長出低矮的小草,沒有那種“草天一線”、“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這樣的草原又稱草甸)、峽谷溪流、飛瀑溫泉、冰瀑冰川、高山湖泊,還有大熊貓等這些純粹的高原風光;人文的有道教源地、甲居藏寨、梭坡古碉、瑪尼白塔、經幡哈達、金塔寺廟等這些獨具魅力的藏族風情;紅色的有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地、懋功會議、磨西會議舊址和大渡河上的瀘定橋等這些記憶中的經典。而且這些游覽內容沒有一處是游后覺得沒多大意思的雞肋,個個都是永恒的記憶。高原美景、藏族風情、紅色景點我們盡收眼底,這就叫過癮。這次旅行天公幫了大忙,最后一天導游對我們說:“玩這么多天,這么多地,一直是好天氣,美景一個沒落下,你們的運氣真是太好了。”當我們騎馬游長坪溝時,天下了雨,可雨中騎馬穿原始森林,更有情趣(就是太冷);當我們在最美的雙橋溝要看雪山風景時,天開始晴了,并且一晴到底;當我們游完最后一個景點海螺溝后,天開始陰了,什么“日照金山”、“貢嗄雪峰”、“冰川瀑布”一樣也看不到了;當我們在汽車上往成都趕時天下大雨了,等我們下車進站時雨又奇跡般的停了。還有那一路的險情都與我們擦肩而過,這就叫運氣特好。
第二:我們這次旅游創了幾個最:一是經過的路程為最長之一,常州到成都2186km,四姑娘山、海螺溝轉一圈1300多km,合起來有5700km,即11400里,僅次于93年九寨溝之旅。二是拍的照片最多,在七天的游玩中(有景點內容的實為六天),我共拍了500多張照,這是去圖片社印照片的張數,不含已經刪除的,也不含強強拍的,平均每天拍80張,平均每人拍50張,幾個大老爺們居然能拍這么多照,真稱得上是一幫好攝之徒(其實不是我們好攝,實在是風景太美了,美景太多了)。我坐在后面,窗玻璃上貼有膜又不能打開,一路上漏掉了不少美景,我若是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不知要多拍多少張照呢,面對窗外只要按下快門就是件攝影佳作,就這么簡單。有人發現我們孤單單地站著拍的照片很少,幾乎人人都有造型、都有手勢,可見當時的興奮之情。三是游覽的美景最多,內容最豐富,收獲最大。我們這一路看到的景色(不是哪一處而是一路上看到的全部,這是這條線的最大特點),不能用“奇”、“險”來描述,她不像游黃山那樣看奇峰怪石,什么“形態逼真”、“鬼斧神工”這類詞在這里用不上,這里的景色就一個字——美!是一種自然的、和諧的、寧靜的、原始的美。人們常用“風景如畫”來贊美美景,我們看到的一切,就像是一位想象超凡的大畫家在做了夢以后畫出來的,似乎是自然界不可能真實存在的美景。不對,任何一位技藝精湛的大師也畫不到如此完美。我們看到的美景就像是假的,但又比假的還要美。面對如此美景,任何詞句也無法描述,我們只會說:“簡直不敢相信”,多么蒼白無力!我們能用的方法就是把她拍下來,用照片來反映,但即便是攝影技巧再好的照片,也表達不出此景的遼闊與靈氣。一句話,這一路的景色美得難以想象、難以置信、難以表達!還是你親自來看吧。(暑假里中央二套《為您服務》節目多次專題介紹了與之相關的線路游,他把我們游的這條線拆開,再與周圍其它景點組合。)
第三:一路上我們一直談論著兩個問題,一個是今后還有什么地方值得我們去游玩。我們看到了堪稱天下最美、最全的高原景觀,一個個都有點“雄視天下、笑傲江湖”般的狂妄了,一般的景點還真不在話下了。討論來討論去大家一致認為沙漠風光、異域風情值得一游,因此我們想下一個目的地是新疆。不過我提議九寨溝、牟尼溝、黃龍寺很值得一去。討論的另一個問題是我們學校會再組織老師來嗎?其實游這條線時人一點也不累,路走得少,不用爬山,費用也不大。困難主要有高原反應和路途艱險。羅師傅說我們就像牦牛一樣,幾乎一直在3000米左右。一般說來3000米以上會有高原反應,會頭疼、胸悶、氣短,甚至嘔吐,但心情放松些,事先服些藥物可減輕許多,基本上人人都能順利過來。(這一路強強多次出現較重的高原反應,但他心理過硬,精神飽滿,游興不減,我們都很佩服。)至于路況,受自然條件(主要是山體結構)的影響,有些路段很難改變,一點危險都沒有是不可能的,怕這怕那是沒必要的。老師們會來這里嗎?不來可惜啊!
關鍵字: 九寨溝 瀘定橋 海螺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