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
國家級風景區。位于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東北部的巴嘎鄉。距離普蘭縣城140公里左右,距離阿里地區行署所在地獅泉河鎮270公里。屬高山宗教朝圣風景區。1983年經國家外交部同意,向印度、尼泊爾等宗教國家開放。
神山之王--岡仁波欽。須彌山,佛教中稱為世界中心,據說是佛祖釋迦牟尼的道場,在印度教中它又是濕婆大神的殿堂,人們多以為它只不過是一處虛幻的所在,一座概念的山,殊不知,它竟是一座現實的山。《大藏經.俱舍論》記載:從印度往北走過九座山,有quot;大雪山quot;,這座大雪山,便是延綿千里的岡底斯山脈的主峰岡仁波欽,藏語意為quot;寶貝雪山quot;或quot;雪圣quot;,印度稱它為quot;凱拉斯quot;。西藏的許多山峰都被神化,冠以神山之稱,而岡仁波欽則被四大教共同奉為quot;神山之王quot;。岡仁波欽,海拔6714米。有人說它quot;山形如同橄欖,直插云霄,峰頂如七彩圓冠,周圍如同八瓣蓮花環繞,山身如水晶砌成,真是個玉鑲冰雕quot;。在西藏許多信教者的佛龕上,大都將岡仁波欽的照片與佛像供奉在一起。岡仁波欽不僅作為一種自然美的象征,而且成為一種信仰的象征。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尚在人間時,守護十方之神、諸菩薩、天神、人、阿修羅和天界樂師等,都云集在神山周圍,時值馬年,因此,馬年就成為岡仁波欽的本位年。苯波教、印度教、耆那教都也各有自己馬年的傳說。公元11世紀,印度高僧阿底峽與隨從步行朝拜神山到此,碧藍如洗的天空突然出現五彩流云擁向山峰,云間不時顯露佛之真身。藏傳佛教大師米拉日巴也曾在此修煉、傳教和斗法,給神山又增添了許多神奇色彩。
每年藏歷四月藏語稱為quot;薩嘎達瓦quot;。薩嘎達瓦節將持續整個藏歷四月,其中四月月十五日,一般在公歷五月份前后,是西藏佛教史上最神圣的一天(釋迦牟尼出生、涅磐、圓寂日)。這一天,人們將要在神山腳下豎立起經幡,祈求神靈的祝福。場面極其宏大,人流浩浩蕩蕩,充滿了神圣的宗教節日氣氛。世界上最艱難的道路也就是世界上最神圣的道路,這就是普蘭縣境內環繞著神山的轉經之路。據說,朝拜岡仁波欽,圍繞神山轉一圈,可洗凈一生罪孽;轉十圈,可在五百輪回中免下地獄之苦;轉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而在馬年轉一圈,則可抵常年轉十三圈。于是在通往岡仁布欽的條條道路上,朝拜者絡繹不絕,成為一大人文景觀。
岡仁波欽轉山游:轉山道上人文景點眾多,塔爾欽是轉山道的起點,逆時針方向依次分布著五座寺廟和眾多人文勝跡:雙腳佛塔、色雄、曲古寺、止熱寺、天葬場、卓瑪拉山口、腳印遺址、岡底斯東北角不動地釘、祖楚寺、岡底斯東南角不動地釘,江扎寺和色龍寺等。主要觀景點為塔爾欽、色雄、止熱寺。主要集散地為塔爾欽,止熱寺為旅游服務基地,楚祖寺和曲古寺為服務點。停留時間為2-3天。
達欽佛事:達欽佛事活動是在神山崗仁波欽腳下的達欽村舉行。每年藏歷的四月月十五日是該佛事的開端,也將是新的一年朝拜神山圣湖的開端。佛事點設在達欽村后面名為色雄潭的山谷中,十五日中午橫放在平地上的長24.5米通體裹有五色經幡的旗桿在主事人的口令下,在數萬信徒的頌經聲中緩緩升起,經幡在微風中輕擺,召喚著高原上眾多神靈聚集于此,參加朝拜神山活動。立桿的過程分為兩天,第一天只把旗桿立起一半,第二天才完全豎起,這可能是為了等待遠方的神靈吧。
關鍵字: 大雪山 普蘭縣 達欽村 阿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