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瑪拉康
西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曲水縣聶當鄉幫那村。拉貢公路(機場公路)可直達。距離自治區首府拉薩市18公里,距曲水縣城40公里。公元十一世紀由久吉班旦-阿底峽創建,屬熱堆寺分寺,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內主供卓瑪松均佛(度母佛)。1984年修復開放,建筑保存完好。相傳古印度(今巴基斯坦,另說今孟加拉國)高僧阿底峽到此傳播佛法,歷時13年,于公元1054年病逝于聶當,次年其弟子仲敦巴等人在聶當舉行了阿底峽逝世周年紀念會,會后仲敦巴修建了一座白色的寺廟,將阿底峽的一部分骨灰盒上泥土做成10萬個佛塔安放在大殿內,并塑造了一尊阿底峽像(因這尊佛像被公認酷似阿底峽本人,由此吸引了不少專家學者前來考證,后阿底峽的學說由仲敦巴發展為藏傳佛教噶當派),這座寺廟就是著名的聶當寺,人們都叫它卓瑪拉康(仙女神殿)。
該寺廟歷史悠久,主殿建筑及佛像、壁畫等為歷史遺留下來,保存完好,寺內保存有多個國家一級、二級文物,尤其是該寺保存下來的強巴阿桑佛像,造型精美,堪稱無價之寶,充分體現了當時發達的手工業鑄造水平,具有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每年都有大批國內外朝圣、拜佛、旅游者到此觀光,曾有多位國外學者到該寺進行學術調查研究。到該寺還可順路觀光貢布拉康,該寺位于卓瑪拉康斜對面、318國道西面約300米處,寺內有兩座佛塔,相傳一座是阿底峽骨灰,另一座是邊巴索朗堅贊的骨灰,到卓瑪拉康朝佛的信教群眾都會委派一人到此朝拜或親自到此朝拜。
關鍵字: 手工業 無價之寶 藏傳佛教